婆罗门引.重阳与元帅窦子温暨众友东城赏菊即席赋

浮空霁色,江涵秋影雁初飞。相逢共绕东篱。

点检樽前见在,人似晓星稀。

对满山红树,叶叶堪题。大家露顶。任短发、被风吹。

只恐黄花人貌,不似年时。

杯添野水,更何用、频频望白衣。沉醉后、携手方归。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

翻译

天空晴朗,江面上映照着秋天的景色,大雁刚刚开始飞翔。我们相遇一起漫步在东边的篱笆旁。
在酒杯前检查,眼前的人像清晨的星星般稀少。
面对满山的红叶,每一片都值得题诗。我们都坦然露出头顶,任由短发被风吹拂。
只怕那菊花般的容颜,已不如往昔。
杯中斟满野外的清水,又何必频频期待远方的友人?只有在喝醉后,才携手归去。

注释

浮空:晴朗的天空。
霁色:雨后的晴朗。
涵:包含,映照。
雁:大雁。
东篱:古代文人常用来指代隐居的地方。
点检:检查,审视。
樽前:酒杯前。
晓星:黎明的星星,比喻稀少的人。
红树:红叶的树。
叶叶:每一片叶子。
露顶:露出头顶,表示无拘无束。
黄花:菊花,这里可能暗指人的衰老。
年时:过去的时光。
白衣:可能指代远方的朋友或期待的人。
沉醉:喝得非常醉。
携手:手拉手。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重阳节时,词人在东城与窦子温元帅及朋友们赏菊的情景。开篇“浮空霁色,江涵秋影雁初飞”写出了天空晴朗,江面上倒映着秋天的景色,大雁刚刚南飞,营造出宁静而富有季节感的氛围。接着,“相逢共绕东篱”描绘了众人围绕着菊花丛中的篱笆,共享佳节的欢乐。

“点检樽前见在,人似晓星稀”一句,通过酒杯和稀疏的人影,暗示了聚会的寥落,暗含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之意。随后,“对满山红树,叶叶堪题”进一步渲染了秋意,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欣赏和感慨。

“大家露顶。任短发、被风吹”展现了词人不拘小节的形象,任由风吹乱头发,表现出洒脱不羁的态度。然而,“只恐黄花人貌,不似年时”又流露出一丝岁月催人老的忧虑,担心自己不再如当年般青春。

最后,“杯添野水,更何用、频频望白衣”以饮酒为乐,暗示了对友情的珍视,不必再期待他人的到来。结尾“沉醉后、携手方归”,描绘了众人在醉意中相互扶持,尽享欢聚的温馨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重阳赏菊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人生感慨和友情的抒发,展现出词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壬申岁六月十四日

满斟绿醑。劝我千金寿。不住光阴催老丑。

三十七年回首。镜中白发无多。缺壶安用长歌。

有志封侯万里,列仙不柰臞何。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戏赠

城南归路。信马随车去。家在白云楼下住。

帘幕深沉庭户。不论天上人閒。到头此债须还。

一枕行云梦觉,小楼却似巫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闰重九宋翔卿席

黄花今后。才是秋光暮。依旧满城风又雨。

勾引锦囊诗句。东篱尚可重游。羡君来往风流。

莫惜樽前健倒,这回节去蜂愁。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锦堂寿

青云得路。休叹功名误。好在辋川堪画处。

闻早抽身归去。任他千丈风波。光阴著酒消磨。

识破落花浮世,笑看金狄摩挲。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