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

坠叶窥檐语。风帘薄,递来幽恨无数。

牙签倦展,银缸细剔,悄然归旅。

声传漏阁偏长,更奈向、潇潇乱雨。

想近日,舞袖翻云,吟笺度雪谁顾。

当时翠缕吹花,东城绣陌,双燕何许。

香罗唾碧,晴纱印粉,甚缘重睹。

蓝桥镇隔芳梦,念骑省、悲秋漫赋。

待倚阑,或遇宾鸿,殷勤寄与。

形式: 词牌: 宴清都

翻译

落叶悄悄落在屋檐下低语,轻风掀动窗帘,传递着无尽的幽怨。
书签疲惫地翻阅,银灯下细细研磨,我悄然踏上归途。
漏壶的声音在寂静的阁楼中格外悠长,又怎能忍受窗外潇潇夜雨的纷扰。
回想往昔,她舞动的衣袖如同翻飞的云彩,吟诵的诗篇如雪花般飘落,又有谁在意呢。
那时她曾轻轻吹散花瓣,东城的锦绣小径上,双燕如今何处。
她的香气留在香罗巾上,晴天的纱巾上印着她的粉色痕迹,为何又能再次相见。
蓝桥相隔,美好的梦境难以追寻,想起宫禁之地的悲秋,只能随意抒发。
期待倚靠栏杆,或许能遇见远行的鸿雁,恳切地托它传递思念。

注释

窥檐:偷偷落在屋檐。
幽恨:深藏心底的愁绪。
牙签:古时用于翻书的工具。
漏阁:古代计时的漏壶所在的阁楼。
潇潇:形容雨声。
舞袖:舞动的手臂。
宾鸿:指大雁,古人常用来寄托书信。

鉴赏

这首宋词《宴清都》是黄廷璹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思忆的画面。首句“坠叶窥檐语”,以落叶轻敲屋檐的细微声音,寓言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接下来,“风帘薄,递来幽恨无数”通过风中摇曳的窗帘,传递出无尽的幽怨情绪。

“牙签倦展,银缸细剔”描绘了主人公深夜读书的情景,疲倦地放下书签,独自点燃银灯,透露出其深沉的思考和落寞。随后,“悄然归旅”暗示了主人公在外漂泊,内心充满归乡之情。

“声传漏阁偏长,更奈向、潇潇乱雨”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漏壶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又逢秋雨纷飞,更添愁绪。接着,诗人回忆起往昔与佳人共舞、吟诗的日子,如今无人关心,表达了深深的怀念。

“当时翠缕吹花,东城绣陌,双燕何许”运用了春天的意象,暗示了与旧爱的美好时光已成过往,而如今连燕子也不再相伴。接下来的“香罗唾碧,晴纱印粉,甚缘重睹”描绘了对昔日美好记忆的追忆,为何又能再次见到这些熟悉的物件,引出无尽的感慨。

“蓝桥镇隔芳梦,念骑省、悲秋漫赋”借用了蓝桥和骑省的典故,表达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秋天的感伤。最后,“待倚阑,或遇宾鸿,殷勤寄与”寄托了主人公期待能借鸿雁之口,将自己的思念和情感传递给远方的人。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情景交融,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深深思恋和无尽哀愁。

收录诗词(6)

黄廷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事迹均不详)。《全宋词》收录其《解连环》(乍寒帘幕)等6首

  • 号:双溪
  • 籍贯:宋朝文

相关古诗词

琐窗寒

驻马林塘,还寻旧迹,雨收秋晚。

残蕉映牖,强把碧心偷展。

记相逢、画堂宴开,乱花影入帘初卷。

正小池涨绿,丝纶曾试,事随鸿远。凄断。情何限。

料素扇尘深,怨娥碧浅。清宫丽羽,漫有苔笺题满。

问低墙、双柳尚存,几时艳烛亲共剪。

但凝眸,数点遥峰,春色青如染。

形式: 词牌: 琐窗寒

解连环

乍寒帘幕。愁灯花正结,又还轻落。

弄瘦影、瓶里梅梢,为谁缀陇头,向来新萼。

万古千今,算惟有、别情难托。

把潘郎鬓绿,尽付雁声,几度寥寞。扁舟暮江旧泊。

记携觞就折,烟翠犹弱。

漫过却、歌夕吟朝,问天道何时,素纤重握。

想得文姬,近更苦、云衣香薄。

待更阑、试寻梦境,梦回更恶。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景福院

娟娟竹影薄,决决溪流浅。

风生秋意回,野塘天容远。

形式: 五言绝句

八声甘州.为遁斋寿

问仙翁、底事到人间,人间足嬉游。

向文边书意,诗边著语,□满南州。

逸韵高情总似,野水荡孤舟。

所未能忘者,药鼎茶瓯。

政恐功名相慁,便扶摇直上,龙尾螭头。

想尘缘终薄,归去老菟裘。

有当年、东邻西舍,办鸡豚、相与燕春秋。

阶庭里,儿孙衮衮,飞度骅骝。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