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引古人言

心则不竞。何惮于病。畏首畏尾。身其馀几。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杀老牛莫之敢尸。挈瓶之知。

守不假器。鹿死不择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道德观念。首先,“心则不竞。何惮于病。”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坚韧,认为内心的平静不应因外在的疾病而动摇,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接着,“畏首畏尾。身其馀几。”通过对比“畏首畏尾”的犹豫不决与“身其馀几”的生命有限,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要让恐惧束缚了行动,珍惜每一刻的生命价值。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这句以鞭子无法触及马腹为喻,形象地说明了某些力量或影响的局限性,启示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应认清自身能力的边界,避免徒劳无功的努力。

“杀老牛莫之敢尸。”通过描述不敢处理死亡的老牛,隐喻对死亡的恐惧或对衰老的抗拒,鼓励人们正视自然规律,以更加从容的态度面对生命的终章。

“挈瓶之知。守不假器。”这句话赞扬了简单而实用的知识,强调了在特定情境下,无需复杂工具也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了实用主义的价值观。

最后,“鹿死不择音。”以鹿在面临危险时不选择发出声音来逃避,比喻人在困境中不应放弃尊严与原则,即使处境艰难也要保持自我,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寓言,探讨了人生哲学、道德伦理以及面对困难时应有的态度,展现了先秦时期思想家们对于人性、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30)

无名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左传》引上国言

不索何获。

形式: 四言诗

《墨子》引古语

唇亡则齿寒。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

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形式: 古风

《庄子》引野语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形式: 古风

《荀子》引古言

衣与缪与。不女聊。

形式: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