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北军犯淮

落日惨客意,老怀增百忧。

朔风动地吼,湖水吞天流。

甲马隘两淮,杀气横九州。

无德彼将灭,复雠我有休。

羽檄交驰际,哀歌寄清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夕阳映照下,旅人的心情悲凉,满心忧虑随着年岁增长。
北风吹过大地,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湖水仿佛要吞没天空。
战马和军队充斥在两淮地区,杀伐之气弥漫全国。
没有德行的人将走向灭亡,复仇的机会对我来说却是一份解脱。
战事紧急之时,哀伤的歌声寄托着深深的忧愁。

注释

落日:夕阳。
惨客意:悲凉的心情。
老怀:年迈的心境。
增:增加。
百忧:众多忧虑。
朔风:北方的寒风。
动地吼:震耳欲聋的吼声。
湖水:湖面。
吞天流:仿佛要吞没天空。
甲马:披甲的战马。
隘:狭小。
两淮:古代地区名,包括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
杀气:战争的气息。
横九州:弥漫全国。
无德:没有德行。
彼将灭:那个人将要灭亡。
复雠:复仇。
我有休:对我来说是一种结束。
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
交驰:快速传递。
哀歌:悲伤的歌曲。
寄清愁:寄托着清冷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听到北方军队侵犯淮河地区时的悲凉心境。"落日惨客意"以夕阳映照下的凄凉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哀伤,"老怀增百忧"则表达了他因年迈而倍感忧虑。"朔风动地吼,湖水吞天流"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风声之大和湖水奔腾的场景,象征战事的严峻。

"甲马隘两淮,杀气横九州"进一步强调了战事的规模和紧张气氛,"无德彼将灭"暗指敌人的不义,"复雠我有休"则表达了诗人对正义一方最终能雪耻复仇的期待。最后两句"羽檄交驰际,哀歌寄清愁",在战报频繁传递之际,诗人借哀歌寄托自己深深的忧虑与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战争残酷现实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除夜吟

鼕鼕夜漏严军鼓,鼓声入云云欲舞。

寒风奰屃顽无声,野色埋光暗尘土。

梅花随腊散胡笳,胡笳晓色明春圃。

春风直莫媚新声,声断梅花还作主。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项王歌

提三尺兮臣诸侯,争天下兮裂九州。

时不利兮绝淮流,江虽可渡兮吾何求,宁斗死兮羞汉囚。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恭题观堂

松篁深靓隐新宫,十六清真位位同。

笙鹤似临三境上,佩环应下五云中。

烟霞顿隔尘寰路,道德追还太古风。

固已群仙资圣寿,嵩呼益愿祝尧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扇车

良工巧制鲍鱼形,短架圆机扇比名。

十幅怀箱尘不到,一轮因力羽犹轻。

辗回剧暑轩楹去,载得长风枕簟清。

失喜门边须茗客,隔篱误作碾时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