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重到金陵

怅麟残废井,凤去荒台。烟树敧斜。

再到登临处,渺秦淮自碧,目断云沙。

后庭谩有遗曲,玉树已无花。

向宛寺裁诗,江亭把酒,暗换年华。

双双旧时燕,问巷陌归来,王谢谁家。

自昔西州泪,等生存零落,何事兴嗟。

庾郎似我憔悴,回首又天涯。

但满耳西风,关河冷落凝暮笳。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翻译

麒麟的遗迹残破,凤凰的宫殿荒凉。树木歪斜在烟雾中。
再次来到这里,秦淮河水依然碧绿,目光却只能望断远方的云沙。
后宫空留着陈年的乐曲,繁华的玉树已经不再开花。
在宛寺吟诗,在江亭饮酒,岁月悄然流逝。
昔日的双燕,询问巷陌,它们来自王谢哪一家。
自古以来,西州的泪水,见证着世事变迁,为何还要感叹。
庾郎如我般憔悴,回望过去,已是天涯。
耳边只有西风,关河冷清,傍晚的胡笳声更添寂寥。

注释

怅:惆怅, 忧郁。
麟残废井:麒麟残迹,象征昔日荣华。
凤去:凤凰离去,形容宫殿荒凉。
烟树:笼罩在烟雾中的树木。
渺:辽阔, 遥远。
秦淮:古代河流名,南京的象征。
宛寺:寺庙名。
江亭:江边的亭子。
年华:时光, 年岁。
王谢:古代两大名门望族。
西州泪:历史上的哀愁象征。
零落:凋零, 衰败。
庾郎:庾信,南朝文学家,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天涯:极远的地方。
西风:秋风。
关河:山河, 边关。
暮笳:傍晚的胡笳声。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忆旧游·重到金陵》描绘了诗人重访金陵古城时的感慨与怀旧之情。开篇"怅麟残废井,凤去荒台"以麒麟和凤凰的典故,象征昔日皇家繁华的遗迹,如今只剩下残破和荒凉,暗示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烟树敧斜"描绘了眼前景色的凄迷,树木歪斜,如同人心中的哀伤。

接着,诗人感叹"再到登临处,渺秦淮自碧,目断云沙",秦淮河水依旧碧绿,但往日的繁华已如云烟消散,令人遥望无尽的沙漠,心生苍茫之感。"后庭谩有遗曲,玉树已无花"借南朝陈后主的典故,表达对往昔歌舞升平的追忆,而今只剩空荡的宫殿和凋零的景象。

"向宛寺裁诗,江亭把酒,暗换年华"写诗人于寺庙吟诗、江亭饮酒,时光悄然流逝,暗寓岁月无情。"双双旧时燕,问巷陌归来,王谢谁家"以燕子的归巢,引发对王谢家族衰落的追问,流露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最后,诗人感慨"自昔西州泪,等生存零落,何事兴嗟",西州的泪水与眼前的零落同在,不知为何还要叹息。"庾郎似我憔悴,回首又天涯"借用庾信的典故,表达自己与庾信一样,身处异地,身心憔悴。结尾"但满耳西风,关河冷落凝暮笳"以冷风、寂静的关河和傍晚的胡笳声,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收束全诗,留下深深的沉思。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

金杯侧。东风易醉多情客。多情客。

送君南浦,送春南陌。落花巧妒罗裙色。

舞红变尽休轻拆。休轻拆。待他归看,旧时宽窄。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

江南北。金鞍一去空消息。空消息。

鸡声月店,雁声霜驿。春醪谁道浓无滴。

十分满引浑无力。浑无力。离愁如海,怎生乾得。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木兰花慢.次韵陈见心文学孤山问梅

压西湖千树,曾几度,为携尊。

向柳外停桡,苔边待鹤,酒熟诗温。

瀛洲旧时月色,怅荒凉、惟有数枝存。

天上梨花成梦,江南桃叶移根。如今憔悴客愁村。

难返暗香魂。甚岁晚春迟,角寒笛晓,雪暗云昏。

登临不甚寄目,但青山、隐隐月纷纷。

再约与君同醉,从他啄木敲门。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题红犀扇面

记西湖送别,曾共绾,绿杨丝。

怅水去云回,佳期杳渺,远梦参差。

重来访邻寻里,爱卿卿、不减旧风姿。

不着银筝清怨,难题纨扇相思。暗香销尽合欢枝。

留在锦囊诗。又越北闽南,秋随雁影,花老莺儿。

应缘采春情重,便鉴湖、春色恋微之。

扶起晓窗残醉,潮平月落多时。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