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心非禅代荀文若,目识奸雄许子将。
身苟未亡终篡汉,不知何德比文王。
这首诗是于石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针对的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军事人物曹操。诗中运用了鲜明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对历史人物进行了独特的评判。
"心非禅代荀文若,目识奸雄许子将。"
这两句诗强调了曹操不仅有着高超的心智(如同禅宗代代相传的智慧),能够洞察人心,还能一眼识破奸诈之徒和英雄豪杰,如同历史上的荀文若和许子将一样。
"身苟未亡终篡汉,不知何德比文王。"
这两句则指出曹操虽然还未身死,但他篡夺汉室江山的野心已昭然若揭;同时质疑他有什么德行能够与周文王相提并论。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曹操政治手段和野心的批判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圣贤和英雄,将曹操的权谋与历史正统进行对照,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严肃的道德评价。
不详
灵岩旧是先生宅,拈笔新题郡守名。
月落空山人语寂,涧泉犹作读书声。
玉宇无尘淡月辉,谁传织女夜停机。
阮分南北任贫富,河度东西果是非。
扪腹有书安用晒,揆心无巧不须祈。
逢时且共樽前乐,一笑淋漓酒满衣。
信步攀跻感旧游,寒烟衰草思悠悠。
西风白发空惊老,晚节黄花独耐秋。
宇宙几人欢喜饮,江山一片古今愁。
渊明三径今犹在,自笑不如归去休。
半生饮菊试仙方,安用狂歌赋玉堂。
乌帽任教今日落,紫萸不改旧年香。
人生还有几重九,世事都归一醉乡。
千古渊明呼不醒,天涯风雨暗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