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二)感怀呈洪守

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

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堧严扈。

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

天高难叫,若为得诉忠语。

追念江左英雄,中兴事业,枉被奸臣误。

不见翠华移跸处,枉负吾皇神武。

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忧顾。

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在那吴山青翠的地方,我遗憾长安的道路已断,黄沙弥漫如同雾霭。
从荆楚西部而来,行走在遥远的战壕,北边经过淮河周边的废墟,戒备森严。
九个边塞的勇士,三道关隘的猛兽,空守着陪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天空虽高,却难以呼喊,如何才能传达我的忠诚之言。
追忆江东的英雄们,复兴的大业,却被奸佞小人耽误。
看不见皇帝的车驾迁移之地,白白辜负了我皇的英勇和智谋。
无人能击楫发问,也无法制定对策,何时才能减轻忧虑。
我拄杖长叹,满心悲伤的泪水如雨般落下。

注释

吴山:指吴地的山,这里代指江南。
长安路断:长安(今西安)与江南之间道路阻隔。
黄尘如雾:形容沙尘弥漫的景象。
淮堧:淮河两岸的废墟或边疆地区。
陪京固:陪都,指江南作为朝廷的备用首都。
翠华:古代帝王仪仗的一种,这里指皇帝。
宽忧顾:减轻忧虑,得到关注。
倚筇:拄杖。
清泪:清冷的眼泪,表达哀伤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刘仙伦所作,名为《念奴娇·其二》。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英雄失落的怀念。

“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战争带来的荒凉景象,长安(今陕西西安)是唐代都城,此时因战乱而道阻,黄尘漫天,如同雾气。诗人通过这样的景物抒发了对往昔繁华时代的怀念和对当前战事的忧虑。

“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堧严扈。” 荆楚指的是长江中游地区,这里写出了诗人西行的艰难与孤独,以及北上时经过淮河(今安徽境内)时的险峻。

“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 这里的“九塞”和“三关”象征着边疆的坚固,但诗人却感慨地表达了这些防守并不能真正保护京城,反而显得空有其表。

“天高难叫,若为得诉忠语。” 天空辽阔,却难以倾诉心中的忠诚之言,这里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无处发泄的情感。

“追念江左英雄,中兴事业,枉被奸臣误。”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那些有能力却因奸臣而不得志的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他们未竟的事业感到惋惜。

“不见翠华移跸处,枉负吾皇神武。” 翠华指的是帝王的车盖,这里诗人没有看到帝王车驾的踪迹,感叹自己不能亲眼目睹,而是空有对皇上的尊崇之心。

“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忧顾。” 击楫即击船桨,这里诗人在询问自己的前行如何,没有计策来解决眼前的困境,也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摆脱这些忧虑。

“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 诗人在栏杆上长叹,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思念和不舍,如同滂沱的秋雨一般。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和景物描写,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忧国之情,怀念英雄人物,以及对于失落事业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和期待。

收录诗词(33)

刘仙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儗。与刘过齐名,称为“庐陵二布衣”。著有《招山小集》一卷。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为《招山乐章》一卷

  • 字:叔儗
  • 号:招山
  •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一)送张明之赴京西幕

其肯为我来耶?河阳下士,差足强人意。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眼底河山,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贺新郎(其三)赠建康郑玉脱籍

郑玉非娼女。叹尘缘未了,飘零被春留住。

肠断胭脂坡下路。成甚心情意绪。

生怕入、梨园歌舞。

寂寞阳台云雨散,算人间、谁是吹箫侣。

空买断,两眉聚。新来镜里惊如许。

暗伤怀、莺老花残,几番春暮。

事逐孤鸿都已往,月落千山杜宇。

念修竹、天寒何处。

不念琐窗并绣户,妾从前、命薄甘荆布。

谁为作,解绦主。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一)寿王侍郎简卿

小队停钲鼓。向沙边、柳下维舟,庆公初度。

平尽群蛮方易镇,此事多应有数。

奈自古、功成人妒。

君看乐羊中山役,任谤书、盈箧终无据。

千载下,竟谁与。诗中带得西山雨。

指天台、雁荡归欤,寿乡深处。

缓急朝廷须公出,更作中流砥柱。

笑痴騃、纷纷儿女。

多少人间不平事,有皇天、老眼能区处。

挥玉斝,听金缕。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

翠盖笼娇面。记当年、沈香亭北,醉中曾见。

见了风流倾国艳,红紫纷纷过眼。

算好处、何嫌春晚。

谁把天香和晓露,倩东君、特地匀娇脸。

千万朵,开时遍。隔花听取提壶劝。

道此花过了,春归蝶愁莺怨。

挽住东君须醉倒,花底不妨留恋。

待唤取、笙歌一片。

最爱就中红一朵,似状元、得意春风殿。

还惹起,少年恨。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