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去年九日始离家,行到江南见菊花。

今日裔夷逢节物,独将白发换年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九日》,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家一年后,在江南见到菊花的情景,以及在异乡过重阳节的独特感受。

首句“去年九日始离家”,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时间背景,即诗人是在去年的重阳节离开家乡的。这一句不仅点出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也暗示了诗人对离家之日的清晰记忆,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次句“行到江南见菊花”,通过“行到”二字,展现了诗人从北方到江南的旅程,而“见菊花”则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秋天的景象。菊花作为秋季的象征,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氛围,也寓意着诗人在异乡找到了一丝慰藉和归属感。

第三句“今日裔夷逢节物”,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却恰逢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这里的“裔夷”一词,既体现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谦逊表述,也暗含了对异乡文化的尊重与适应。诗人在此时此刻,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与当地的文化习俗产生了共鸣。

最后一句“独将白发换年华”,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年华易逝的感慨。在异乡过节,诗人或许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岁月的无情,以及自己在外漂泊的孤独。然而,“独将白发换年华”并非消极哀叹,而是蕴含着一种坚韧与乐观,诗人以自己的白发为代价,换取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诗人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离乡背井之人对家乡的思念、对异乡文化的接纳,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毕公绰

毕子治车马,游学去成均。

成均首善地,俊乂方軿臻。

为儒当读书,术业藏诸身。

群居久昧是,终亦为涂人。

通塞虽有时,操修贵道真。

求益当择友,好德必有邻。

吾为投裔客,其言何足珍。

行矣当自慎,思慰高堂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白发

山头甘实半已黄,领上白发日更长。

青云合散寄孤岫,世事悲欢空夕阳。

我欲乘风学御寇,泠然有意寻沧浪。

沧浪无人谁与适,青山路远烟茫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侯滩

江流激激过侯滩,更上山头看打盘。

百岁老人亲击鼓,城中忧乐不相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书堂寺

苍山古木书堂寺,北下湘川百馀步。

谁云往来倾世界,至今人道安禅处。

岂无惊蛇与飞鸟,后来那复知其趣。

我身不知今是不,空记名称你常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