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陈显的《乌石醴泉》诗,描绘了一处泉水的神奇与美好,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诗中以“醴泉”为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泉水的灵异之气与自然之美。
首联“醴泉何代启仙源,石瓮濒招汲满樽”,开篇即以“醴泉”这一富有神秘色彩的词汇引入,暗示了泉水的非凡之处。接着,“石瓮濒招汲满樽”描绘了人们围绕着这口石瓮汲取清泉的场景,既体现了泉水的实用价值,也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
颔联“灵异还同芝草瑞,春游堪拟杏花村”,进一步赞美了泉水的灵异之气,将其与芝草的祥瑞相提并论,同时将春季游览的情景与杏花村的美好相比较,强调了泉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愉悦感。
颈联“论人应不笑糟粕,田父无妨贮瓦盆”,转而探讨了人们对事物价值的看法,指出不应轻易嘲笑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如“糟粕”,即便是普通的农夫也能在瓦盆中储满泉水,享受其带来的便利与喜悦。
尾联“世味任从甘淡泊,莫令沉醉送朝昏”,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尽管世态炎凉,但不应沉溺其中,而应保持内心的淡泊与宁静,不让世俗的困扰影响自己的生活节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兼具审美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