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壬辰三月十日同叔衍游诸山用邵公济大象阁韵

□山正南隆,翼蔽如壁垒。

白龙舞蜿蜒,漾漾环一水。

最胜锦开屏,□秀当前起。

石崩古有句,宁虑英灵止。

东山屹相望,缕脉□□□。

佳处更崇窅,顿倍客怀喜。

后岩天下独,人杰尝□光。

一门太平瑞,那复论表里。

盛事百年间,继者能□耳。

我来□乘酣,借□□□使。

玉树□风前,试把蒹葭倚。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势正向南方隆起,如同屏障般遮天蔽日。
白龙般的瀑布蜿蜒流淌,环绕着一片水域。
最美的景色像锦绣展开的屏风,秀丽地耸立眼前。
自古以来就有石崩的传说,怎能担心美景会消失。
东山与之遥相呼应,山脉脉络清晰可见。
美景更加深远幽静,顿时让游子的喜悦倍增。
后岩独一无二于天下,人才辈出曾照耀此地。
家族世代太平吉祥,哪里还需分内外。
这样的盛事百年难遇,期待后继者能延续。
我今日来访正值畅饮,借助酒兴游览。
在清风中,我试着倚靠芦苇,欣赏美景。

注释

壁垒:像城墙一样坚固。
蜿蜒:曲折延伸的样子。
锦开屏:比喻美景如锦绣般展开。
宁虑:怎能顾虑。
缕脉:山脉的细小脉络。
崇窅:深远而幽静。
人杰:杰出的人才。
表里:内外。
继者:接续的人。
乘酣:趁着酒意。
使:助兴。
玉树:形容美好的景象。
蒹葭:芦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图,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融合,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境界。

"□山正南隆,翼蔽如壁垒。白龙舞蜿蜒,漾漾环一水。" 开篇即以宏伟壮观的山势描绘开场,"翼蔽如壁垒"形象生动,给人以深邃险峻之感;紧接着,"白龙舞蜿蜒"则是对山间溪流的美丽描写,水流曲折如同跳跃的白龙,给人以生动活泼之感。

"最胜锦开屏,□秀当前起。石崩古有句,宁虑英灵止。" 这两句诗中,“最胜”“□秀”等字眼皆表现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赞美之情,而“石崩古有句”则引出了历史的深度,使人不禁思考。

"东山屹相望,缕脉□□□。佳处更崇窅,顿倍客怀喜。后岩天下独,人杰尝□光。" 这几句诗中,"东山屹相望"描绘了山峦的连绵不绝,而“佳处更崇窅”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一门太平瑞,那复论表里。盛事百年间,继者能□耳。" 这两句诗中,“一门太平瑞”表明了家族或集体的祥瑞,而“盛事百年间”则是对历史长河中的伟大事件的提醒。

"我来□乘酣,借□□□使。玉树□风前,试把蒹葭倚。" 最后两句诗中,“我来□乘酣”表达了诗人在美丽景色前的快乐心情,而“玉树□风前”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生命、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

邓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慈相寺

小桥横过一溪长,因访梅花到上方。

山到尽时逢怪石,楼于高处带斜阳。

殿经几劫壁多坏,碑刻前贤诗数章。

三百年前钟尚在,可怜阅遍几兴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一寸龙香一寸金,仙家传药不传心。

得来莫作寻常看,千载文光翰苑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西山生祠壁

举世知公不爱名,湘人苦欲置丹青。

西天又出一活佛,南极添成两寿星。

几百年方钟间气,八千春愿祝修龄。

不须更作生祠记,四海苍生口是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题清芬阁

先生有古风,杳出尘外格。

犹如陵空鸿,矫矫奋六翮。

锵金中律吕,咏性甘糠覈。

苦调非孟酸,□适鄙韩窄。

逸韵肩曹刘,雄词卑甫白。

空遗茂陵稿,未前宣室席。

瑰宝岂终埋,简编缀陈迹。

予生诵风雅,嗜好真成癖。

盥手读终篇,喜同藏拱璧。

裔孙文昌郎,授受良珍惜。

小巫畏大匠,累句屡承索。

续貂愧非尾,成裘由聚腋。

皇华间白雪,杂唱纷缴绎。

意欲扬祖美,不问玉与石。

长言拙称赞,徒慕郢中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