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公溥挽诗

浏阳遗爱至今存,阴德真宜裕后昆。

都水有声分汉署,驷车何意负于门。

渊源家学非绵蕞,清苦官箴只菜根。

三世交情悲契阔,临风聊为赋招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此挽诗以“汪公溥”为悼念对象,作者谢迁在明朝时期所作。诗中通过“浏阳遗爱至今存”,赞颂汪公溥在浏阳留下的恩泽至今仍被人们铭记,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接着,“阴德真宜裕后昆”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汪公溥的德行对后代子孙的深远影响,寓意其品德如同荫庇,滋养着家族的未来。

“都水有声分汉署”描绘了汪公溥在官场上的声望与成就,如同都水之流,滋润着汉署这片土地,暗示他在水利建设或管理方面的杰出贡献。“驷车何意负于门”则表达了对汪公溥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或待遇的惋惜之情,驷车本应是尊贵的象征,却意外地未能光耀其门庭,暗含对其命运不公的感慨。

“渊源家学非绵蕞”赞扬了汪公溥深厚的家学渊源,并非短暂的积累,而是长久的传承与积淀。“清苦官箴只菜根”则揭示了汪公溥在为官期间秉持清廉之道,即使生活简朴,也坚守着内心的纯净,如同菜根般坚韧不拔。

最后,“三世交情悲契阔”表达了对汪公溥与自己以及与家族三代人之间深厚友情的怀念与哀伤,尽管时光流转,但这份情感依旧深沉。“临风聊为赋招魂”则是诗人面对逝去的友人,借风声寄托哀思,希望能以诗歌的形式为其招魂,表达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汪公溥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以及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对逝者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友情与亲情的珍视与怀念。

收录诗词(583)

谢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宾阳轩为杨仲谨作

华轩高启面隅夷,似与朝阳宿有期。

海曙未分虚席久,檐暄欲满上阶迟。

门深屏障攒朱槿,市远盘餐胜露葵。

我亦频过候曦驭,不辞倾倒卯前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忧旱次冯絅之韵

五月粜新颙望岁,恒阳为虐重伤秋。

茫茫赤地尘千里,贸贸苍生泪满畴。

杼轴已空那忍见,江湖未远敢忘忧。

天瓢一滴谁能挽,会使沾濡遍九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喜雨用前韵

焦枯久渴云霓望,一雨如膏尚及秋。

卧听欢声动比屋,起看生意满平畴。

至诚真应桑林祷,衰病全忘杞国忧。

更愿皇天均霈泽,直从濒海到神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答西席陈思诚

荒斋不厌旧毡寒,萍水情真自古难。

身在静中便独坐,眼当青处喜相看。

门无俗驾喧宾席,园有嘉蔬具午餐。

镇日玄关谈未彻,好怀宁与岁俱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