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诗《谢达善见惠碧桃古体》是舒岳祥所作,诗人以碧桃为题材,通过对碧桃花朵和果实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碧桃有佳实,方春开白花”描绘了碧桃在春天盛开的景象,而“实惠能诗家”则暗指诗人欣赏碧桃的同时也被其引发创作灵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咏花不咏实,未解写叹嗟”表达了对单纯欣赏花朵而不注重果实价值的批评,强调了诗歌应有更深的内涵。诗中运用“水苍”、“天碧”、“空青”等色彩词汇,形象地刻画了碧桃的色泽之美,如“水波远涵竹,霄影浮副瓜”。
诗人进一步将碧桃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如“春山净梳掠,秋烟澹笼遮”,展现出四季变换中的碧桃之美。在对比中,诗人赞赏碧桃果实的品质,“卵色未有别,胆形图更加”,并以金橘和银茄的口感来衬托碧桃的清新酸甜。
最后,诗人通过“瑶池漱灵液,萼绿蒙翠纱”形容碧桃果实的滋润和翠绿,以及食用后的效果:“一食润燥吻,再食思无邪”。他认为,碧桃不仅美味,还能净化心灵。结尾处,诗人感谢友人赠送,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诗作并未过分夸大碧桃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构思巧妙,既描绘了碧桃的外在美,又揭示了其内在价值,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