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洲

洪洲如缆系洪都,浮筏成形壮地图。

山接崆峒连两广,江通彭蠡入三吴。

水寒秋井潜蛟伏,波暖晴沙去雁呼。

宝剑腾空何处觅,中流石柱倚云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洪洲》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南水乡图景。首句以"洪洲如缆系洪都"起笔,形象地比喻洪洲如同纽带般连接着繁华的洪都(南昌),展现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接下来的"浮筏成形壮地图"进一步强调了洪洲的规模和影响力,仿佛是地图上的一块重要版图。

诗中"山接崆峒连两广,江通彭蠡入三吴"描绘了洪洲四周的山水形势,山脉直连至西部的崆峒,江水则沟通了东部的彭蠡,流入江南的三吴地区,展现了地域的广阔和交通的便利。

"水寒秋井潜蛟伏,波暖晴沙去雁呼"通过写景寓言,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生态的多样性,秋水寒冷,蛟龙潜藏;而晴日里,大雁在温暖的江面呼唤同伴,增添了生动的动态画面。

最后两句"宝剑腾空何处觅,中流石柱倚云孤"以宝剑和石柱为象征,寓意英雄豪情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洪洲深厚历史底蕴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追慕,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洪洲的地理风貌,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历史韵味。

收录诗词(426)

唐文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滕王阁

滕王高阁倚晴霄,十二栏干近斗杓。

国土藩封存故典,山川形势拱中朝。

三王文壮虹光吐,五老天开云气飘。

怀古登临兴何已,新红酒熟注春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吴城山祠读苏东坡石砮文

儋耳归来思不群,衣冠洗尽瘴烟氛。

质坚已出鼋鼍窟,制古犹存蝌蚪文。

肃慎远遗知后学,荆梁入贡记前闻。

摩挲石刻沉吟久,渔笛声中日又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过安庆吊余左丞

龙飞淮甸渡长江,抗守孤城死肯降。

一士忠贞传左辖,百年神武定南邦。

杲真兄弟时称独,巡远勋劳世少双。

褒宠圣朝崇庙貌,巫歌觋舞降神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安庆城

大江万里怒流长,环绕坚城接混茫。

地控江淮入吴楚,水通巴蜀汇荆湘。

云连瀛海浮仙岛,天近神州壮帝乡。

千古忠魂何处觅,下招谁为遣巫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