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绶的作品,名为《送僧归护国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和对僧人的深切祝愿。
"台岭分灯契上机,政庭传教及禅扉。"
开篇两句描绘了僧人在寺庙中的修行生活。“台岭”指的是山峰的险峻,而“分灯契上机”则是比喻僧人的智慧如同照亮心灵的灯光,能够洞悉世间一切。"政庭传教及禅扉"表明僧人不仅在寺庙内传播佛法,也在禅修中寻求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
"供开蒲馔持盂至,梦忆霞标振策归。"
这里写的是送别时的情景。“供开”可能是指准备食物或其他供品,“蒲馔”是一种古代的食器,用来盛放食物或饮料。"持盂至"则是描绘僧人手持食器离去的场景。而“梦忆霞标振策归”则表达了对远方寺院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僧人归依佛法的美好祝愿。
"吟砚自澄晨磬彻,经窗闲掩夕香微。"
这两句诗写出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吟砚”指的是研墨写字,“自澄晨磬彻”则是形容清晨的时光,水洗过后的砚台清新干净,象征着心灵的清洁和文字的纯粹。"经窗闲掩夕香微"则描绘了僧人在黄昏时分轻轻闭上窗户,享受晚间佛经所带来的宁静与芬芳。
"袍纹迥夺岩芝色,猊座人天喜重围。"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僧人的赞美和祝福。“袍纹迥夺岩芝色”形容僧人的袈裟颜色如同仙草般神奇,“猊座人天喜重围”表达了人们对于僧人的尊敬和庆幸,希望他能在人间与天界之间建立起祥瑞的联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修行境界以及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僧人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