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对酒效昌黎体

雪乃雨之死,雨乃雪之生。

譬彼潮与水,同出而异情。

洑流或乱潮,冻雨或间雪。

达人于此时,著眼试分别。

等是天一生,而有生杀存。

所以古圣贤,谆谆畏乡原。

形式: 古风

翻译

雪是雨的消亡,雨是雪的新生。
就像潮汐和水,虽然源头相同但表现各异。
水流有时平静如潮,有时狂乱如潮;雨有时是冻雨,有时是间歇的雪。
智者在这样的时节,会仔细观察并分辨它们的不同。
同样是天的创造,却有生、死、存的差别。
因此古代圣贤,深深敬畏自然的变化无常。

注释

死:消亡。
生:新生。
潮:海洋的潮汐。
水:液体。
洑流:平静的水流。
冻雨:寒冷时下的雨。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生杀存:生、死、存的生命状态。
古圣贤:古代的圣人和贤者。
乡原:指乡村或原野,也暗指自然界的变换。

鉴赏

这首诗以雪与雨的关系为喻,探讨了世间万物生死转换的哲理。诗人敖陶孙以“雪乃雨之死,雨乃雪之生”起句,形象地描述了雪由水凝结而成,雨则融化为水的过程,暗示了生死轮回的自然法则。接下来,他将雪与潮水相提并论,指出尽管两者同出于水,但表现形式和特性各异,如同潮汐的起伏和冻雨、间雪的交替。

诗人进一步强调,对于通达之人来说,能在这变化中洞悉事物的本质,分辨出不同的状态和阶段。他借此表达了世间万物虽源自同一源头,却因条件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存在形式,这正是“等是天一生,而有生杀存”的道理。最后,诗人引用古圣贤的教诲,提醒人们应当谨慎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变化,敬畏自然界的规律。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言深刻,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注重人生哲理的特点,敖陶孙通过雪与雨的对比,引导读者思考生命与变化的奥秘。

收录诗词(160)

敖陶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中陈孔章招饮

始秋我如京,褚中无所赍。

萧条方逆旅,败履手自提。

入门一曲几,尘暗乌皮低。

平生实有恃,壮气干虹蜺。

丈夫死则已,未死牛衣啼。

以兹悟生理,得展庶可齐。

城中雪没靴,冻马不敢嘶。

病夫亦怕出,登楼去其梯。

故人知我贫,坐有一石齑。

招要过庐下,春风破馀凄。

老怀不胜酒,秩筵已如泥。

感君一寒语,醉乡强攀跻。

还归叱涂路,撑斤只槁梨。

我策三十六,第一捐町畦。

佩服今十年,默化浙东西。

惟有三宿恋,弱念牵房闺。

常时过饭家,屋上瞻乌栖。

勿轻一壶酒,踏冻谁为携。

穷途见弟兄,感涕沾䚢觿。

世情尚酬答,人事多乖睽。

终焉愧闵嘿,夜卧三画脐。

何时接绸缪,门牡炊家鸡。

入舍更主客,愧无鹿门妻。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龚立道家藏虢月石屏

桑田鉴一夺,周官寒如灰。

赐珏先沦奔,乃自垂棘胎。

劫火到咸阳,六国无珍材。

空馀虢山在,蚌水相萦回。

古潭月荒凉,孤光翳复开。

六丁所邀留,圭魄幻紫瑰。

閟藏三千年,掘狱无张雷。

君先世闽南,家枕凤咮堆。

夜光有感触,渠伊入剸裁。

向来匪石心,不转误国魁。

皦如照万世,是君以闻来。

远孙极风流,乞语谫馀哀。

摩挲紫云姿,百感集我怀。

石汝亦不遇,无两欧苏梅。

形式: 古风

短歌赠临安友人

素丝冲尘化为墨,老人双鬓无由黑。

俗儿翻手候炎凉,惟有君心比霜雪。

破窗草亢风雨寒,梦游帝乡虎当关。

枯鱼对酒泪溅俎,雄剑夜吼铜花乾。

二十辞家颜色故,春心不语弦解语。

借君古镜施铅华,含羞独泣罗房雨。

青天中开多不平,少年裘马如流星。

千金无处买侠骨,坐念岁月空峥嵘。

形式: 古风

谢叶司理徐知县见贻之什

书生自是钻简蠹,净业还从竹背来。

新诗细字行茂密,惊蛇起草盘蛟回。

是身政欠虎头画,望山气如还枥马。

翛然君子六千人,不受湘灵清泪洒。

竹林定交业已成,北窗读书吾伊声。

金鱼玉带不汝却,社中未厌山王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