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号李乂语

李下无蹊径。

形式: 押[径]韵

鉴赏

这首诗的开篇“李下无蹊径”四字,通过描绘李树下小路无人踪迹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幽静、宁谧的氛围。这里的“李下”指的是李树下,这里的“李”很可能是指李白,他在诗中常以此自称。无蹊径则表明这个地方极为冷清,没有人迹。

这句话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意境,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情操和高洁的人格。同时,它也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纷争的淡漠,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此外,这四个字还富含哲理,暗示着一种超脱红尘、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样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于清净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唐代文人墨客中,不乏有隐逸之士,他们或隐居山林,或游历名山大川,以此来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总体而言,这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也是对人世间一种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646)

不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又示段文昌

去日既逢梅蕊绽,来时应见杏花开。

形式: 押[灰]韵

又报王审知十字谶

不怕羊入屋,只怕钱入腹。

形式: 押[屋]韵

又遗钟传偈

但看来年二三月,柳条堪作打钟槌。

形式:

万年人语

宁食三斗尘,无逢权怀恩。

形式: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