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官命诸生为守城马发挽诗欲为申奏立庙

伏波裹尸还,马璘苦战死。

至今骨犹香,勋名照青史。

桓桓马将军,或疑其孙子。

逾月婴孤墉,四面集飞矢。

生不为降俘,死期为厉鬼。

小卒窃开关,大兵遂劘垒。

满城血为池,全家脑涂地。

英雄为痛心,三十馀年矣。

阴房野燐青,坏道丛祠圮。

天朝未旌忠,谁为血其祀。

名公访古迹,立马斜阳里。

临风叫英魂,月寒天在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省官命诸生为守城马发挽诗欲为申奏立庙》是元代诗人洪必元所作,通过对马将军英勇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对英雄精神的崇敬和对历史功绩的铭记。

首句“伏波裹尸还,马璘苦战死”,以“伏波”典故起笔,借以赞扬马将军英勇赴敌,即使身死也要捍卫国家尊严的精神。接着“至今骨犹香,勋名照青史”两句,强调马将军虽已离世,但其英勇事迹和高尚品德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光照千秋。

“桓桓马将军,或疑其孙子”一句,通过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马将军家族传承的期待与敬仰。接下来的“逾月婴孤墉,四面集飞矢”描绘了马将军坚守城池、英勇抗敌的情景,展现了他面对强敌时的坚韧不拔。

“生不为降俘,死期为厉鬼”表现了马将军宁死不屈的气节,即使牺牲也誓要保护国家和人民。“小卒窃开关,大兵遂劘垒”描述了敌军的狡猾与马将军的英勇反击,以及战斗的激烈与残酷。

“满城血为池,全家脑涂地”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惨烈,无数生命因此陨落。“英雄为痛心,三十馀年矣”表达了对马将军英勇事迹的深切怀念,以及对那段历史的长久记忆。

“阴房野燐青,坏道丛祠圮”描绘了战场后的荒凉景象,以及英雄墓地的破败,暗示了对英雄的哀悼与对历史的反思。“天朝未旌忠,谁为血其祀”表达了对朝廷未能表彰英雄的遗憾,以及对英雄后代的担忧。

最后,“名公访古迹,立马斜阳里。临风叫英魂,月寒天在水”以名公探访古迹、立于夕阳下的场景,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英雄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叙述,不仅歌颂了马将军的英勇事迹,也反映了对历史英雄的深刻敬仰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收录诗词(1)

洪必元(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万卷楼登高

潮州书楼天下稀,摩插云汉吞秋晖。

人间健步方到得,世上弱羽安能飞。

诸君于此兴不浅,乐士与我心无违。

拍阑长啸饮义酒,一览众山拳石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潮人朝京道中

何事若波查,翻令忆在家。

乱山随去马,落日认栖鸦。

田野生涯尽,关河去路赊。

断桥人不渡,拂石看黄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宿黄芦站

古道树叉丫,青帘认酒家。

有山无树色,多雪少梅花。

雁影云垂地,鸡声月在沙。

百年兴废尽,何处问桑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谢郡守王宁轩

泮水溶溶,新庙有颙。飞柳罗星,栋梁揭虹。

黝垩丹青,百堵皆崇。东西从祀,有睟其容。

冠佩裘舄,几几雍雍。千古万古,圣道尊隆。

泮水漪漪,芹藻其碧。青青子衿,斯游斯息。

顾谓余言,伊谁之力。曰我王侯,丰功硕德。

可镌可镵,彝鼎金石。与庙齐休,垂之罔极。

思乐泮水,薄采芹藻。王侯戾止,其马蹻蹻。

我有子弟,侯训教之。我有老贫,侯廪稍之。

我人好之,何以报之。既富且贵,永锡难老。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