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白鹿庵壁(其二)

滔滔一世强留连,头上从渠岁月迁。

老子养生宁解事,小儿有口惯谈天。

醉来莫负持螯手,老矣终寻种玉田。

若怪微吟漏消息,九江谁识市门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白鹿庵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哲理与生活情趣。

首句“滔滔一世强留连”,以“滔滔”形容时间的流逝,表达出世事如江水般不断向前,难以挽留。然而,“强留连”则暗示了老者对生活的热爱与不舍,即使时光匆匆,仍愿意沉浸其中,享受每一刻。

“头上从渠岁月迁”一句,通过“头上”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岁月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而“从渠”则表现出老者对时间流逝的顺从与接受。

“老子养生宁解事,小儿有口惯谈天”两句,对比了老者与小孩子的不同生活态度。老者可能更注重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而小孩子则充满好奇,乐于谈论各种事物。这反映了人生的多样性和成长的不同阶段。

“醉来莫负持螯手,老矣终寻种玉田”表达了老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即使在醉酒之时,也不忘享受生活,尤其是“持螯”这一细节,让人联想到美食与欢聚的美好时刻。同时,老者也对未来有所规划,希望在年老时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进行种植,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若怪微吟漏消息,九江谁识市门仙”最后两句,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老者的孤独与超脱。他或许在思考自己的生活哲学,以及是否有人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这种孤独感并非消极,而是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同时也暗示着老者在世俗之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者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与超脱。

收录诗词(422)

朱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求道人同之福唐

缚屋双峰云一坞,抛来伴我事幽寻。

风花踪迹趣虽各,香火因缘情自深。

浮峡未兴圆泽叹,乘桴还有仲由心。

三山他日记耆旧,凿齿弥天无古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李尧端见嘲食蕨

真人官府未夤缘,且向龙山作散仙。

春入晓痕催采蕨,雨翻泥陇忆归田。

蔬肠我若枵蝉腹,诗格君如击鹘拳。

箸下万钱谋更鄙,诸公饱死太官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尧端试茶

龙文新夸荐缃罗,园吏分尝苦未多。

自瀹云腴?露井,坐知雪粒采阳坡。

撑肠君要浇黄卷,爱酒渠方捲白波。

我亦个中殊不浅,断无踪迹到无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友生

剥喙门前久未嗔,定知我辈不羁人。

午窗唤起梦魂好,一语便知风味真。

身婴世网坐营口,心识醉乡慵问津。

忽先秋燕背人去,四角何由生客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