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齑盐昔者谩儒宫,苇白茅黄处处同。
十载从公烦点铁,寸毫令我稍披聋。
一泓渐笑牛蹄水,万里初观羊角风。
欲反三隅嗟已矣,两行衰泪付春风。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邓肃的作品,名为《哭陈兴宗先生三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哀伤之情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齑盐昔者谩儒宫,苇白茅黄处处同。"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岁月沧桑的景象,"齑盐"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昔者"指往日,"谩儒宫"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渲染,"苇白茅黄处处同"形容的是自然界中草木随季节变化而呈现出的统一色彩。
"十载从公烦点铁,寸毫令我稍披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十载"意味着长时间的分离,"从公"是指与朋友的关系,"烦点铁"形容的是内心的哀伤和不舍,"寸毫令我稍披聋"则是比喻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深,甚至超过了对其他事物的感知。
"一泓渐笑牛蹄水,万里初观羊角风。"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淡定和超然的情怀,"一泓渐笑牛蹄水"形容的是水流潺潺带来的平静喜悦,"万里初观羊角风"则是指从远方观察自然景象所得的新鲜感受。
"欲反三隅嗟已矣,两行衰泪付春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无尽哀伤,"欲反三隅"是想要回忆起往事,却又感到遗憾,"嗟已矣"是一种深切的感叹,"两行衰泪付春风"则是将眼泪随着春风飘散,形容了哀伤之情无处不在。
不详
森森松竹锁春风,半掩柴门一径通。
独步水云情似鹤,对人谈论气如虹。
诗书当日三冬富,光燄他时万丈雄。
忽驭冷风径归去,长庚依旧耿秋空。
数椽茅屋傍山隈,野草如云径不开。
小院纵横行蚁阵,孤灯明灭纵蚊雷。
并包益见乾坤大,扫灭何时风雪来。
磊块胸中何处洗,酒行到手莫停杯。
我生诗酒弄林泉,紫诏三呼出洞天。
高视尘寰但蚊睫,冷看时辈耸鸢肩。
山间已袖婴鳞手,物外今还钓月船。
若使儿曹知此乐,人人同得地行仙。
万里归来卧白云,蚍蜉撼树政纷纷。
大儿文举知何在,巨擘于陵亦谩云。
空洞能容数百辈,蒙胧如见二三分。
小槽谁有真珠滴,径觅吾徒作半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