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行

海上蜿蜒蟠玉龙,云柯迤逦冲阑风。

睥睨烟云俯深黝,叶侯建此千年功。

侯出成均倅兹土,能为苍生闲斥卤。

古称贤令谢与施,可道今人不如古。

趍功猬集鼛鼓声,万杵齐揵风雨鸣。

南山白石走东海,鲛人夜泣灵鳌惊。

从此风飙转潮汐,鬼嗄神奔夺天力。

人言水勇奈石坚,谁信侯心胜于石。

石堤未作先土堤,洪涛每入田中飞。

田舍沉沦粳稌死,盐花万顷争光辉。

咸气寻消旧田复,桑柘依然满村绿。

清宵促织鸣寒蛩,细雨催耕啼布谷。

汝仇湖水清连天,百川分注春风前。

花底人沽种田酒,篱根月照催租船。

堤上新祠高绰楔,穹碑大字书年月。

共来祭祀献鸡豚,幸免浮生作鱼鳖。

黄金世上山嵯峨,日日散人能几何。

侯橐曾无一铢费,姚江拍拍流恩波。

世事年华倏忽改,堤与侯名应长在。

海滨尽得如侯堤,那有桑田变沧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乌斯道的《海堤行》描绘了一幅壮观而感人的画面。诗中以“海上蜿蜒蟠玉龙”起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海堤的蜿蜒起伏,犹如盘踞的玉龙。接下来,“云柯迤逦冲阑风”描绘了海堤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坚韧姿态。

诗人赞美叶侯的千秋功绩,他从成均(学府)而出,来到这片土地,致力于治理盐碱地,造福百姓。“贤令谢与施”暗示叶侯的仁政和慷慨,与古人相比毫不逊色。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趍功猬集鼛鼓声”和“南山白石走东海”等夸张手法,描绘了建设海堤时的宏大场面和神奇效果。

诗中还提及海堤带来的变化,如潮汐的调节、田地的复苏,以及人们生活的改善。叶侯的无私奉献与智慧,使得原本的洪水威胁变为福祉,堤防的建立保护了人民和农田,使得“咸气寻消旧田复”。

结尾部分,诗人感慨世事变迁,但叶侯的海堤和其美名却长久留存,成为抵御海患的坚实屏障。同时,诗人对叶侯的高尚品格表示敬仰,他的贡献如同姚江之水,源源不断地滋润着人们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饱满,既赞美了海堤的建设者,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坚韧精神,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收录诗词(312)

乌斯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紫翠丹房歌为周伯高赋

松陵四围天接水,中有丹光夜分起。

烧丹者谁抱拙生,半亩云房石林底。

缥囊玉轴纷图书,清风适起烧丹馀。

白日閒花落蛛网,晏然独坐青氍毹。

当时龙虎守深閟,好事何为传紫翠。

每令人费买舟钱,日日来寻隐居地。

因闻昔日瑶池仙,宝鼎丹光飞上天。

剡剡入云如紫电,英英照人兼翠烟。

平生学仙心所羡,亦欲丹光成九转。

等閒白骨埋蒿莱,不似红颜生羽翰。

宿火未消丹未出,诏向神京试儒术。

力言丹候尚须调,再愿六藏归一室。

我到钟山偶相逢,乡心未吐谋先同。

亦有长生不死药,何当与子论成功。

形式: 古风

醉歌行赠定海守禦江将军

三年不见江将军,离愁远杂春山云。

今岁江城忽相见,秋水还如旧时面。

将军昔隐徽山中,仗剑一起无英雄。

云飞电走得真主,永新坐挹溪楼风。

我在鄞江伴鸥鹭,鸥鹭深怜发垂素。

不期遥听石龙吟,又复栽花永新去。

咫尺偶同云影间,将军正值弓刀閒。

我虽官事日如垒,有琴只为将军弹。

星石光摇水西柳,林泉气接天边山。

东山松覆老僧榻,南华月浸仙人坛。

每将俸米换春酒,到处追欢不论斗。

欢娱未尽相知心,鸿燕谁知各分首。

将军超擢鄞江行,我被迁谪居濠梁。

鄞江是我钓游处,我反不得归故乡。

清流关上车折轴,杨子江中浪如屋。

音书阻绝可奈何,毛骨无由化黄鹄。

昨荷天恩放归里,再见将军喜中喜。

旷达之士忘升沈,酒醉清风复相似。

鄞江娟娟照胸臆,江上群峰翠岚滴。

汀鸟渚花催往还,早暮扬舲信潮汐。

嗟哉我今空白头,将军建立功名秋。

只恐飞腾九霄去,寸心千里还悠悠。

形式: 古风

陈中复先生所画马转赠吴生好德

曹将军,能写真,南薰殿上数承恩。

千载有遗迹,画马尤绝伦。

陈先生,最儒雅,亦能写真兼画马。

笔法妙入神,谅不在曹下。

近岁奉诏写御容,金门玉殿春融融。

适值房精降沙苑,佛郎所进当争雄。

就策丹青记祥瑞,御前飒爽来天风。

从此人间不易得,得之胜得真花骢。

昔年遗我一紫燕,正是蕃人远来献。

我藏箧底馀廿年,王真君夫岂曾见。

吴生读书有远志,比似名驹复何异。

转将此画持赠生,要助天衢激昂气。

吴生吴生意如何,赠汝锦段不足多。

生年正壮吾老矣,他日乘肥莫忘此。

形式: 古风

白云山房歌

何处茅堂对山结,千古龙洲最清绝。

武山秀夺天东南,上有神仙拥珠阙。

金华玉华山更清,亦有仙人吹玉笙。

白云腾薄捲秋浪,晴窗不掩风泠泠。

堂前小径石苔紫,堂后灵芝兔垂耳。

竹阴满地生昼寒,落尽松花落松子。

堂中一榻拥青毡,为爱云山长不眠。

茶灶只留花底石,酒壶或汲溪中泉。

陆走曾期访天姥,道上回风暗尘土。

舟行曾约访蓬莱,海上惊涛撼樯橹。

不如长日看武山,武山自是非人间。

昨日云飞乱峰顶,今日山腰散微影。

画图遥忆米元晖,自怡肯作陶弘景。

勒名招得刘职方,赋诗每同萧与王。

俯仰乾坤划然啸,啼鸟一声山日长。

还闻种玉玉易长,玉气英英白云上。

他年见璞莫自献,只向茅堂挹萧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