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岳正所作的《无题》其四。诗中以舜帝的华丽服饰开篇,暗示了皇权的威严,接着通过“上林肺渴”暗指皇帝的忧虑或孤独,无人能解。"凤友鸾交夜"描绘了一幅宫廷夜宴的画面,然而在欢乐背后,诗人却感受到时间悄然流逝,直到夜深人静,钟漏声断。
诗人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的形象,"真逸头颅青未改"赞美其超凡脱俗的气质,"隐侯腰带瘦频移"则暗示了主人公的忧国忧民,身体日渐消瘦。最后,诗人以"眉尖今古愁无限"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深深的忧虑和愁绪,只能借酒消愁,一杯又一杯。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想象和描绘,揭示了深沉的政治寓意和个人情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