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蔡安持所作的《灵岩》诗,描绘了灵岩山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以“岱宗分秀萃灵岩”开篇,巧妙地将灵岩山与泰山相提并论,强调其秀丽与灵气。接下来,“殿阁峥嵘叠嶂间”一句,生动展现了灵岩山中古刹林立、气势磅礴的景象。
“师感青蛇寻胜地,泉因白鹤贡禅关”两句,运用了传说中的元素,青蛇和白鹤,分别象征着高僧和禅宗文化的传扬,进一步丰富了灵岩山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松梯十里藏归路,僧梵千声响夜山”,诗人细腻地描绘了登山之路的幽静与僧侣诵经之声的和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暂脱尘缨聊息驾,未容心逐片云閒”表达了诗人暂时放下世俗烦恼,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灵岩山对于寻求精神寄托之人的重要意义。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灵岩山的自然美景,更深刻揭示了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寄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