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观尽千山与万山,几曾得似此峰峦。
谁能移向西湖上,并与西湖一样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眼前山峰的独特感受。"观尽千山与万山",显示出诗人饱览过众多名山大川,但眼前的这座山峰却让他印象深刻,因为"几曾得似此峰峦",意为从未见过如此奇特或壮观的山势。诗人进一步想象,如果能将这座山峰移到西湖之上,让它与西湖的美景相映成趣,"并与西湖一样看",那该是多么美妙的画面。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整首诗简洁明快,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不详
欲波如浊流,心源如古井。
不患无清泉,祇恶无修绠。
洗竹可留三数竿,清风叶叶扫诗坛。
莫言此是藏春坞,也有虚心管岁寒。
万竿丛里立嶆峨,叶叶清风受用多。
见说香山老居士,夜深犹唱竹枝歌。
浓淡中边费剪裁,朱唇得酒笑颜开。
春风不度西流水,休说香从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