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桂

断破重轮种者谁,银蟾何事便相随。

莫言望夜无攀处,却是吟人有得时。

孤影不凋清露滴,异香常在好风吹。

几回目断云霄外,未必姮娥惜一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是谁打破常规种植这奇异的植物?为何明亮的月亮总是陪伴着它?
不要说夜晚无处可攀,其实对诗人来说,这是灵感涌现的时刻。
孤独的身影在清露中依然挺立,异香在和风中持久飘散。
我多次凝望云天之外,嫦娥未必会吝啬这一枝独秀。

注释

重轮:指罕见或奇特的事物。
银蟾:指明亮的月亮。
攀处:可以攀爬或观赏的地方。
吟人:诗人。
孤影:孤独的身影。
姮娥:古代神话中的月宫仙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充满了对明月和桂花的赞美。开篇“断破重轮种者谁”直指桂树被人工栽培,其香气随风散发,与明月相伴。接着“银蟾何事便相随”则以蟾蜍(即青蛙)比喻夜晚之静谧,暗示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独自吟咏。

“莫言望夜无攀处,却是吟人有得时”表达了诗人对于月光下的桂花和自己吟诗时的满足与喜悦。这里,“无攀处”意味着没有可以依附的地方,但诗人却在这宁静中找到了自己的快乐。

“孤影不凋清露滴,异香常在好风吹”则描写了桂花独自挺立,不因露水而凋谢,其特殊的香气随着和风飘散。这里,“孤影”强调了桂树独立的美丽,“异香”则突出了桂花之香的特别。

“几回目断云霄外,未必姮娥惜一枝”表达了诗人多次凝视着天边的桂花,其美丽甚至超越了月宫中的仙女姮娥,她们可能会因为桂花的美景而不忍心割舍。这里,“目断云霄外”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桂花的深深凝望。

整首诗通过对桂花和明月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艺术享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操。

收录诗词(13)

熊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前犹见月,陌上未逢人。

果熟秋先落,禽寒夜未栖。

深逢野草皆为药,静见樵人恐是仙。

厌听啼鸟梦醒后,慵扫落花春尽时。

废土有人耕不畏,古厅无讼醉何妨。

形式:

八月十五夜卧疾

一年秪有今宵月,尽上江楼独病眠。

寂寞竹窗闲不闭,夜深斜影到床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与左兴宗湓城别

江逢九派人将别,猿到三声月为秋。

不知相见更何日,此夜少年堪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正月十五日

汉家遗事今宵见,楚郭明灯几处张。

深夜行歌声绝后,紫姑神下月苍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