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风吹冷薄寒裘,万里遥怜上国游。
雪色迷人明两岸,江声入夜到孤舟。
春归忽听云霄雁,昼卧惟闻渚水鸥。
葵草向阳余素志,故园虽好敢淹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江上,即将前往京城的旅程中所见所感。开篇“北风吹冷薄寒裘”,以北风的寒冷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旅途的艰辛。接着“万里遥怜上国游”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遥远京城的向往与眷恋。
“雪色迷人明两岸,江声入夜到孤舟。”描绘了冬日江面上的雪景,两岸被雪覆盖,显得格外明亮;夜晚江水的声音传至孤舟之上,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下来“春归忽听云霄雁,昼卧惟闻渚水鸥。”则在对比中展现了季节的更替,春天来临,雁群南归,白天诗人只能听到江边鸥鸟的叫声,表现出旅途中的寂寞与期待。
最后,“葵草向阳余素志,故园虽好敢淹留。”借葵草向阳生长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与不舍,但同时也表明了他为了追求理想和前程,即使故园美好,也敢于离开的决心。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命运与理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不详
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閤皂云兼野水流,漫传先圣昔曾游。
岂知汉晋遗风远,祇有宋元文字留。
山势北来开菡萏,关门南下壮金牛。
野翁为说天书降,曾有红云捧玉楼。
寒雪微消画舫轻,晚来适泊豫章城。
万家灯火遥看影,半夜笙歌自有声。
佳节催人惊老大,月华照客喜分明。
同游赖有知心在,市酒相倾到二更。
卿家难弟复难兄,诗礼相传廑过庭。
派接鲁邦承教雨,天开东壁见文星。
八州事业空尘土,三孔衣冠尚典型。
沐浴精光今寂寞,愿从洙泗受遗经。
地入洪都景物稠,界分吴楚重干掫。
滕王有阁空芳草,孺子无亭但古丘。
西去帆樯皆北向,南来江水自东流。
消沉多少英雄客,李蔡封侯广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