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后集

诗源何代失澄清,处处狂波污后生。

常感道孤吟有泪,却缘风坏语无情。

难甘恶少欺韩信,枉被诸侯杀祢衡。

纵到缑山也无益,四方联络尽蛙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哪个时代的清澈消失了,到处都是狂乱的波涛污染了年轻人。
常常感到道路孤独,吟唱时满含泪水,只因风的破坏使言语变得无情。
不甘心恶少欺压像韩信那样的英雄,无辜被诸侯杀害如祢衡这般才子。
即使到了缑山也无法改变现状,四方的声音都充满了蛙鸣般的庸俗。

注释

代:时代。
澄清:清澈。
狂波:狂乱的波涛。
后生:年轻人。
道孤:道路孤独。
吟有泪:吟唱时满含泪水。
风坏:风的破坏。
无情:言语无情。
恶少:恶霸少年。
欺:欺压。
韩信:历史上的军事家。
祢衡:东汉时期的名士。
缑山:古代山名,与韩信相关。
无益:无法改变。
蛙声:比喻庸俗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代的沧桑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低沉。"诗源何代失澄清,处处狂波污后生"表达了对过去诗歌艺术之源泉已经丧失和当前社会风气浊乱的哀叹,"常感道孤吟有泪,却缘风坏语无情"则流露出诗人面对这种局面的悲凉与无奈。接下来的"难甘恶少欺韩信,枉被诸侯杀祢衡"借历史上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良被害的愤慨和不平。而最后"纵到缑山也无益,四方联络尽蛙声"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感到绝望,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改变这种状况,只剩下无意义的相互攀 연。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时代变迁的洞察。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题河中亭子

河擘双流岛在中,岛中亭上正南空。

蒲根旧浸临关道,沙色遥飞傍苑风。

晴见树卑知岳大,晚闻车乱觉桥通。

无穷胜事应须宿,霜白蒹葭月在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逃户

几世瞢农桑,凶年竟失乡。

朽关生湿菌,倾屋照斜阳。

雨水淹残臼,葵花压倒墙。

明时岂致此,应自负苍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盐铁李尚书浐州别业

鹿原阴面浐州湄,坐觉林泉逼梦思。

闲景院开花落后,湿香风好雨来时。

邻惊麦野闻雏雉,别创茅亭住老师。

备足好中还有阙,许昌军里李陵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彭祖楼

新晴天状湿融融,徐国滩声上下洪。

极目澄鲜无限景,入怀轻好可怜风。

身防潦倒师彭祖,妓拥登临愧谢公。

谁致此楼潜惠我,万家残照在河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