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任居士

师默修禅观,龙升虎自閒。

眼开俱是道,心定亦无山。

瘿木床三尺,蓬茅屋半间。

鍊成真积力,策景到瑶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师父静静地修炼禅定,龙和虎也自在悠闲。
眼睛睁开,万物皆是道,心静如止水,无任何阻碍。
他睡在只有三尺长的瘿木床上,住的也只是半间简陋的茅草屋。
通过不懈的努力修行,他终于炼就真我之力,期待着能到达仙境般的瑶关。

注释

师:指修炼禅定的老师。
默:静默、静静地。
龙:象征力量或高人。
虎:同样象征力量或守护者。
閒:悠闲、闲适。
眼开:睁开眼睛。
俱是:都是。
道:佛法、真理。
心定:内心平静。
无山:没有障碍,心如止水。
瘿木床:用瘿木制成的床。
三尺:形容床的简陋。
蓬茅屋:用蓬草和茅草搭建的房屋。
半间:半个小房间。
鍊成:修炼成就。
真积力:真实的积累和力量。
策景:引导、指引。
瑶关:仙境般的关隘,比喻极高的精神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禅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师默修禅观,龙升虎自閒"表明禅师沉默地修行,而内心却如同龙虎般雄猛自由。"眼开俱是道,心定亦无山"则形象地说明了禅者的觉悟和心灵的平静,即使眼睛所见都是道,但心中却没有世间的高低之分。

接下来的两句"瘿木床三尺,蓬茅屋半间"展示了修行者简朴的生活环境。瘿木可能形容禅房的质朴,而蓬茅屋则是用野草和茅草搭建的小屋,体现出一种超脱物质追求、回归自然本真的人生态度。

"鍊成真积力,策景到瑶关"这两句诗表达了禅者通过修行所获得的力量,并且这种力量使他能够抵达心灵深处的境界——瑶关。这里的“瑶关”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上的高度或者是禅定的深层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张炜对于禅宗生活及其修行理念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80)

张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武冈宰宋雪岩

柳下分携须影苍,好风吹梦过都梁。

诸蛮帖化花阴静,一骑飞尘荐墨香。

书就几曾逢驿使,公馀应不冷奚囊。

云情鹤态元如旧,应倚株梅忆锦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雪窗自西陵以新诗并水仙见惠

洛浦风流几隔年,江南重见色依然。

根从野卉同分品,香与梅花可并肩。

葩白中黄饶蕴藉,腊梅春暖肆芳妍。

殷勤并挟新诗送,领略丰姿夜不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骑马

陌上骑骢马,朱缨耀日丹。袖欺鞭竹瘦,靴入?金寒。

毳帽兜貂鼠,茸裘织雁团。

戎装吾亦可,初不碍儒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寒月郊居

心远郊居閒亦胜,砖炉纸阁类僧房。

倦抽乐府翻吴韵,独对骚经味楚羌。

句到夺将袍锦赤,功成消得带金黄。

相逢每惜芝兰种,犹在潇潇水竹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