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用吴渊吴潜二公韵

踏遍江南,予岂为、解衣推食。

谩赢得、烟波短棹,月楼长笛。

看剑功名心已死,积薪涕泪今谁滴。

想中原、一望一伤情,英雄客。形势地,还如昔。

谈笑里,封侯觅。岂有于前代,无于今日。

龙豹莫藏韬略手,犬羊快扫腥膻迹。

看诸公、事业卜枭卢,何劳掷。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此诗是宋代诗人王淮的《满江红》,采用了吴渊和吴潜两位诗人的韵脚。全诗通过对比古今、叹息英雄不再,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英雄时代的怀念。

“踏遍江南”开篇即设立了一种游历四方却无所寄托的情感基调。"予岂为、解衣推食"则是自嘲,表明自己不过是在物质上得到些许满足,但精神上的空虚和对英雄事业的渴望并未获得满足。

“谩赢得、烟波短棹,月楼长笛”一句中,“烟波短棹”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江南水乡中的游历生活,而“月楼长笛”则是对夜晚独坐时的凄凉情境的描写。这里的“谩赢得”表明这些不过是暂时的慰藉。

“看剑功名心已死,积薪涕泪今谁滴”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往日英雄事业已经不再存在的哀叹,以及对现实中的冷酷无情的悲痛。"积薪涕泪"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悲伤。

“想中原、一望一伤情,英雄客”则是诗人对于中原(即中国中部地区)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以及对于如今英雄不再的感慨。“英雄客”强调了一种漂泊无依的心境。

“形势地,还如昔。谈笑里,封侯觅”这两句通过对比古代英雄和当时的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政治格局的不满。"形势地"指的是国家的疆域和形势,“还如昔”意味着这些并未改变;“谈笑里”则是对那些在权力中谈笑风生的人的一种讽刺,"封侯觅"暗示他们不过是在追求个人功名与利益。

“岂有于前代,无于今日。龙豹莫藏韬略手,犬羊快扫腥膻迹”这两句则是直接的批评,通过对比古今,指出当今之人已经失去了先人的英勇和智慧,只剩下了卑鄙与贪婪。"龙豹莫藏韬略手"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英雄气概的丧失,而“犬羊快扫腥膻迹”则是对当时统治者残酷无情行为的强烈谴责。

最后,“看诸公、事业卜枭卢,何劳掷”一句中,"看诸公"指的是诗人对于周围人的观察,而“事业卜枭卢”则是对那些只知追求个人功名和利益的人的一种讽刺。"何劳掷"表明这些追求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因为它们不过是浅薄之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于古今英雄的怀念,以及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批评,展现了一个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心境。

收录诗词(4)

王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名相。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授临海尉。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官至左丞相,封鲁国公。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赠少师,谥文定

  • 字:季海
  • 籍贯:金华城区
  • 生卒年:1126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一)

千枝蔓仙牒,眉宇肖苍龙。

就中天赋英杰,玉磬照金钟。

满袖春风和气,散在苕溪霅水,讴歌闹儿童。

好个庙堂样,貂弁马头公。烛如椽,香似雾,宴蓬瀛。

我家寿酒须信,不与世间同。

昨夜欢传清禁,今日黄堂歌舞,千载一相逢。

来岁五云里,宣劝折黄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

今夕是何夕,南极见祥光。

自天飘下佳气,五色覆黄堂。

为借盐梅妙手,暂对裤襦欢颂,森戟护凝香。

馀事剩吟咏,金薤灿琳琅。眷田园,松径旧,菊畦荒。

欲乘风驭归去,策杖纵相羊。

物外乾坤自在,壶里无尘日月,千岁傲羲皇。

天意未应许,军国要平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五言二首(其二)

钟鼎山林事,都卢一梦中。

观音门里去,叶叶响悲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五言二首(其一)

一雨日夜零,阶前草更青。

西风忽萧飒,残月照空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