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云亭在黄龙洞口

风雷敛太虚,偃卧山中石。

雷风动地起,转泽沟中瘠。

捲舒亦何心,暗与通消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庞嵩在明朝时期的黄龙洞口附近憩息时所见的自然景象。首句"风雷敛太虚",形象地写出风雷过后天空恢复宁静的时刻,"太虚"象征着广阔的宇宙空间。接下来的"偃卧山中石",诗人以人和山石为视角,表达出一种静谧而融入自然的状态。

"雷风动地起,转泽沟中瘠",描述了风雨再次来临,带来充沛的雨水滋润沟壑的情景,"瘠"字描绘出沟壑因雨后生机勃勃的变化。这两句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

最后两句"捲舒亦何心,暗与通消息",诗人感慨自然万物的生长变化似乎自有其规律,不关乎个人意愿,暗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表达了对天地间生生不息之气的敬畏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风雷为背景,寓言式地传达了人与自然相互感应、顺应自然的意境,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崇尚自然、追求心境平和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679)

庞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 字:振卿
  • 籍贯:广东南海

相关古诗词

从甘泉师游罗浮和韵(其一)舟次十字滘

千金重一瓢,借我中流度。

觉岸倘先登,游刃与时措。

东西南北辕,适国为大道。

行矣慎所之,无惑多岐路。

形式: 古风

从甘泉师游罗浮和韵(其二)宿青霞

时事百忧逼,放下还全休。

况兹得归来,驾言值高秋。

罗浮两股合,猿鹤故悠悠。

天末金飙起,嶂外浮云收。

诸生夙同约,四美兼来遒。

仰止山愈近,步步从公游。

始入朱明庐,载陟青霞丘。

层楼敞明觉,盼远舒长愁。

越宿瞻天华,藻蘋荐前修。

四贤可五七,志愿刚应酬。

仙人煮白石,至坚亦能柔。

为山始一篑,峻极何足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龙潭书院落成和甘泉师韵

长江纵一叶,飒然御天风。

凌晨出层城,信宿龙潭东。

崇楼瞻斗岳,匝院长麻蓬。

山光四抱合,水势潆回冲。

迩吞凤凰台,远瞰天华宫。

潭深潜海若,雨化乘丰隆。

气类重孚感,云龙故相从。

出门旷于野,入室殊归同。

自然匪人力,大造天为工。

前茅既有作,继继当无穷。

形式: 古风

克念堂订会呈岑蒲谷大方伯

皇风泛遐轨,周道丛榛芜。

太羹杂浓胾,澄源变潢污。

谁将挽颓流,崄巇共匡扶。

缅怀在西方,美人挹子都。

棠荫弘仁渥,嘤鸣故相呼。

华筵敞薇幄,旨酒芬醒壶。

邺中启寒盟,建安美朋徒。

皎皎玉树林,而乃容葭莩。

八月天气佳,四美良且俱。

岂直驰艺苑,引我康庄涂。

康庄在何许,倚衡见中孚。

堂颜卓克念,允矣千圣谟。

愿言各努力,至德恒不孤。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