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讽

本是沧洲把钓人,无端三署接清尘。

从来不解长流涕,也渡湘漓作逐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原是隐居水边的钓鱼人,无缘无故地被征召到朝廷做官。
从来不懂得常常哭泣,如今也渡过湘江和漓水,成为流放的臣子。

注释

本是:本来是。
沧洲:水边的隐居之地。
把钓人:钓鱼的人,指隐士。
无端:无缘无故。
三署:古代中央三个重要官署的统称,这里代指朝廷。
接清尘:踏上了为官的道路,清尘指仕途。
从来:向来,一直。
不解:不懂,不习惯。
长流涕:长时间哭泣,比喻忧国忧民。
也:如今也。
渡:越过。
湘漓:湘江和漓水,位于中国南部,这里泛指南方的河流。
作逐臣:成为被流放的臣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作品,名为《自讽》。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自嘲与反思。

“本是沧洲把钓人”一句,诗人自比为善于钓鱼的人,但现在却被世事所牵绊,无法超脱。这里的“沧洲”常指隐逸之地,“把钓”则象征着对某种生活状态的向往。

“无端三署接清尘”表达了诗人不经意间就被官场污染,失去了本真。三署通常指地方的小官署,而“清尘”则是对洁净、纯净的追求,这里用来反衬现实中的肮脏。

“从来不解长流涕”一句,诗人自谓一直不懂得去感受或理解那种长久的悲哀与辛酸。这里的“长流涕”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持续不断的痛苦和眼泪。

最后,“也渡湘漓作逐臣”则表达了诗人尽管如此,还是选择顺应时势,像过江之鲫一般随波逐流。这里的“湘漓”是指湘江,而“逐臣”则意味着追随世俗。

整首诗通过对自我的反思和嘲讽,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与失望,以及在现实面前的妥协。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自讽

世路升沉合自安,故人何必苦相干。

涂穷始解东归去,莫过严光七里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西京道中闻蛙

雨馀林外夕烟沉,忽有蛙声伴客吟。

莫怪闻时倍惆怅,稚圭蓬荜在山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即席

竹引丝随袅翠楼,满筵惊动玉关秋。

何人借与丹青笔,画取当时八字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忘忧花

繁红落尽始凄凉,直道忘忧也未忘。

数朵殷红似春在,春愁特此系人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