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宋南伯见贻之什

衰迟来作邑,劳苦剧万状。

朝朝趁衙参,敛版趋踉蹡。

病骥耳双垂,兰筋困衔鞅。

饥鹰长附人,六翮空韝上。

缅思陶彭泽,解绶一何壮。

归去事田园,林木施帏帐。

邻曲喜过从,时节争馈饷。

高山与流水,无日不寻访。

况逢桃李春,协气郊原盎。

或携古筇行,或放孤舟漾。

我欲追其踪,卜筑依清旷。

三径落松花,四墙围竹筤。

缚桥架斜川,凿户延层嶂。

长笛月下吹,逸响从风飏。

兴来携野老,烂醉倾村酿。

便足了一生,折腰宁肯强。

十年计未遂,口腹成魔障。

蹉跎镜中秋,白发不相放。

新交得山涛,磊落多识量。

志趣傥能同,斯文未沦丧。

形式: 古风

翻译

年迈体衰才来到此地,劳苦的生活无比艰辛。
每天早早赶去官府,步履蹒跚,疲惫不堪。
病马耳朵低垂,无力牵拉缰绳,疲惫至极。
饥饿的鹰常附人而飞,翅膀却无法展翅飞翔。
遥想陶渊明,辞官归隐何等豪壮。
回归田园,四周树木如帷帐环绕。
邻居们喜欢串门,四季交换礼物。
高山流水,每日都去探寻。
正值桃花李花盛开,田野间充满生机。
有时持杖漫步,有时放舟荡漾。
我欲效仿他们,选择清静之地建屋。
门前小径铺满松花,四面围墙环绕翠竹。
搭建桥梁跨过河流,开凿窗户连接山峦。
月夜吹起长笛,悠扬声调随风飘荡。
兴起时与乡野老人共饮,醉于乡村美酒。
这样的生活已足够,不愿再屈身做官。
十年计划未能实现,只为口腹之欲所困。
岁月匆匆,镜中的白发不再容我。
新结识的朋友像山涛般磊落,见识广博。
若能志趣相投,文风就不会衰败。

注释

衰迟:年迈体衰。
邑:县邑。
劳苦:辛苦。
剧万状:非常严重。
衙参:官府参拜。
敛版:收起官版。
踉蹡:踉跄。
病骥:病弱的马。
兰筋:形容马的筋力。
衔鞅:马嚼子。
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令。
解绶:解下官印。
归去:归隐。
田园:农村生活。
邻曲:邻居。
馈饷:赠送食物。
寻访:探访。
桃李春:春天的桃李花开。
协气:和谐的气氛。
古筇:古老的竹杖。
孤舟:独木舟。
卜筑:选择地点建造房屋。
清旷:清静开阔。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小路。
松花:松树落花。
四墙:四周墙壁。
竹筤:嫩竹。
缚桥:搭建的桥。
斜川:斜坡上的河流。
凿户:开凿窗户。
层嶂:层层叠叠的山峰。
长笛:长竹笛。
逸响:悠扬的乐声。
野老:乡野老人。
村酿:乡村自酿的酒。
折腰:屈身事奉。
宁肯:宁愿。
十年计:长期计划。
魔障:困扰。
蹉跎:虚度光阴。
白发:白发增多。
山涛:晋代名士。
磊落:坦率正直。
志趣:志向和兴趣。
斯文:文雅之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他以次韵的形式回应宋南伯赠送的诗篇。诗中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但仍担任地方官职的辛劳与疲惫,每天忙碌于官府事务,身体力行,形容憔悴。诗人羡慕陶渊明的归隐生活,向往田园的宁静和与邻里的和谐交往,以及与自然山水的亲近。他渴望像陶渊明那样放下官场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与朋友畅游山水,月下吹笛,沉醉于乡村酒酿。然而,诗人感叹十年计划未能实现,岁月蹉跎,白发增多,虽然结识了如山涛般磊落的朋友,但仍然对功名有所留恋。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宋南伯感怀三首(其三)

衰年今五十,两鬓雪霜明。

出处负前辈,折腰若为情。

日月鸟飞翔,燕归鸿复征。

是身已虚幻,敢希身后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韵宋南伯感怀三首(其二)

酒盏解忘忧,茶瓯工破睡。

酒酣无何乡,睡起人间世。

但看了了时,孰与陶陶醉。

千古杜康功,曲糵因君置。

形式: 古风

次韵宋南伯感怀三首(其一)

青山含远意,白云弄奇姿。

唤客早归来,一洗尘土衣。

岩壑定谁伍,泉清竹漪漪。

危邦固难入,贤哲多遁肥。

形式: 古风

次韵李智渊暮行湖上

晚凉曳杖寻幽绝,怪树相逢如磬折。

萦纡小径浑路迷,突兀高亭补林阙。

袭人暗递竹间风,延客长明波底月。

游鱼适性频往来,归鸟呼雏弄清越。

避炎终夕见天真,脱巾露顶脚不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