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枣阳游七星岩

作镇标鹑火,经奇敞下都。

魁形连紫极,岳势奠黄图。

地肺相盘络,天窗豁暌孤。

起龙擎宝盖,写凤带流苏。

气象真能构,阴阳巧作炉。

草长芝似玉,松久石为株。

秘简垂金薤,仙床上绿芜。

巨灵曾此劈,疏属有谁拘。

眺览寒暄异,登临景物殊。

霞流出窈窕,风至荅虚无。

未返雷门鹤,叨从叶县凫。

洞如窥白鹄,水似得玄珠。

苔碣开元在,鸿才北海徂。

轻飔下松桂,溟浸隐菰蒲。

槎泛思垂钓,岩栖拟结庐。

暝烟分手处,惆怅失蓬壶。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同李枣阳游七星岩》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游览七星岩的壮观景色。首联以"作镇标鹑火,经奇敞下都"开篇,形象地写出七星岩作为地标矗立于都城之下,显现出其独特地位。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魁形连紫极,岳势奠黄图",描绘了七星岩山势雄伟,仿佛连接天际,象征着皇权和大地的稳固。

"地肺相盘络,天窗豁暌孤"进一步描绘了山体的奇特构造,像是大地的肺部网络,又如天窗般开阔。"起龙擎宝盖,写凤带流苏"运用比喻,形容山峰如龙腾起,顶部如宝盖,山腰间仿佛有凤凰展翅,增添了神秘色彩。

"气象真能构,阴阳巧作炉"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天地之气巧妙融合。"草长芝似玉,松久石为株"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示了山中生机盎然的环境。诗人感叹历史的沉淀,如"秘简垂金薤,仙床上绿芜",暗示七星岩曾有仙人活动的传说。

"巨灵曾此劈,疏属有谁拘"暗指七星岩的形成,是自然力的神奇之作,无人能及。诗人游历其间,感受各异,"眺览寒暄异,登临景物殊",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惊叹。"霞流出窈窕,风至荅虚无"描绘了日出日落时的奇幻景象,而"未返雷门鹤,叨从叶县凫"则表达了诗人留恋忘返的心情。

最后,诗人以"洞如窥白鹄,水似得玄珠"形容岩洞深邃和清泉的神秘,"苔碣开元在,鸿才北海徂"寄寓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轻飔下松桂,溟浸隐菰蒲"描绘了微风吹过松桂,湖水沉浸于菖蒲丛中的宁静画面。"槎泛思垂钓,岩栖拟结庐"表达了诗人想在此隐居的愿望,而"暝烟分手处,惆怅失蓬壶"则以离别时的惆怅,表达了对七星岩美景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陪泰泉先生游栖霞寺

妙刹开山久,重新选胜偏。

忆从初地后,谁辨劫灰前。

虹涧交檐际,龙冈落座边。

桥危妨度马,树密翳鸣蝉。

平野看人小,长空见鸟旋。

追游宁寂寞,披豁得儒玄。

尘迹吾增感,幽栖性所便。

芳尊逢菊日,兴极对霜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答黄汝弘山中见寄

宦游心不惬,早岁即还家。

一径初栽菊,诸生已赐麻。

赋能轻季雅,经独重侯芭。

讵意跻金马,今将遁玉华。

监河能贷粟,中散解餐霞。

昔枉丘中赠,思余海上槎。

沧波分水曲,明月共天涯。

待访曹溪日,幽岩觅桂花。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东溪别业为李鍊师赋

璇流何窈窕,琳馆带重深。

大隐虽朝市,清风自竹林。

泉光霏素几,霞气袭幽襟。

骋望金枢外,纡回瑶水阴。

理能窥止足,性本狎飞沉。

落月乘舟往,微飔击汰唫。

讵须探秘宝,自觉远蓬心。

柱下终豪举,浮丘将见寻。

玄珠君莫惜,白发我先侵。

异日逢黄石,飞鸾早寄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脩复山中旧社

寥落空山里,当时结社莲。

吟尊移竹外,钓舫落池边。

草奏三千牍,追游十八贤。

云泥怜鹄举,岁月隔鸾笺。

猿鹤看交态,烟霞怆结缘。

树犹江揔宅,耕是汶阳田。

往事成陈迹,今吾岂故年。

还怜稽吕驾,同在夜灯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