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其四)

纷华伐我性,宁淡味无穷。

寓言游方外,明哲保其躬。

子房心为韩,愿不及侯封。

䠞项奠刘祚,长辞随赤松。

梅尉尝市隐,远蹈碧海中。

终身不复见,补陀留遗踪。

五季希夷叟,卧称华山峰。

骑驴闲笑语,奕代挹清风。

皆布托而逃,求仙非初衷。

摄生甘幽寂,草堂有卢鸿。

遁世迹不谬,趣向将无同。

群伦如鸱鸢,腐鼠爱到咙。

闻有高世志,便疑脱尘丛。

思彼亦人耳,讵能老还童。

独怀冰雪意,不受氛垢蒙。

超然浮云外,何异翔太空。

恒情好神怪,附会类齐东。

长生有妙理,只看狎鸥翁。

乱离善养晦,经济不居功。

一朝去火宅,随在是天宫。

熊经鸟伸辈,何日得方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沈宁远的《咏古(其四)》以清淡之风描绘了古代隐士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诗中,诗人批评世俗的繁华喧嚣对个人本性的侵蚀,推崇宁静淡泊的生活方式,认为寓言式的超脱可以让人保全智慧,避免名利之争。诗人借张良、梅尉等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长寿与超脱世俗的理解。

子房和梅尉的形象象征着忠诚与隐逸,他们选择远离尘世,追求内心的平静。诗人提到五季时期的希夷叟,以卧居华山的隐士自比,享受清风,表明他并非一开始就追求成仙,而是出于对自然与宁静的热爱。他认为,真正的隐士不追求名声,而是甘于幽寂,如卢鸿一般。

诗中批评世人追逐权位如同鸱鸢争腐鼠,而真正的高士则超脱尘埃,保持冰雪般的纯洁。诗人强调,修炼长生之道的关键在于亲近自然,如鸥翁般自在。在乱世中,他们选择韬光养晦,不居功自傲。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那些修行者如熊经鸟伸般期待开悟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描绘,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4)

沈宁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论古(其一)

《阴符》诵熟揣摩成,十上终邀六印荣。

纵使有田皆负郭,可能结舌事躬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司马相如

挑得琴心正倦游,垆边尚典鹔鹴裘。

《长门》解为他人赋,却惹闺中怨《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论古(其三)

鼎足中原势未分,英雄魄力自超群。

阿瞒眼底空余子,只重孙郎与使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甃径

甃径编篱窄似蜗,间中风物澹生涯。

新蔬乍剪头番韭,小雨如催二月花。

出谷禽方娇唤友,穿帘燕亦巧营家。

敬容残客吾羞对,只许门停好事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