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其二)

门外天涯路。憩香骢绿沈小院,艳宵初曙。

草长红心江南岸,一片歌尘乍度。

甚粉约脂期都误。

但骂东风真无赖,送侬归不送愁归去。

空望断,凤城树。年来春梦浑无据。

又悤悤旗亭折柳,三生萍絮。

宝瑟弦僵瑶情冷,漫把孤怀浪诉。

怕少个周郎能顾。

只道芳颜须珍重,料人间尚有相逢处。

抵多少,断肠句。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幽而感伤的画面,以门外的天涯路为背景,主人公在香骢马歇息的小院中度过一个初晓的艳夜。江南岸边草色青翠,歌声隐约传来,然而期待中的约会并未如约而至,东风被责怪为无情,它似乎只送主人公离去,却不带走心中的愁绪。词人遥望远方的京城,感叹春梦难寻,折柳的场景唤起他对往昔的回忆,如同三生石上的萍聚又散。

宝瑟的弦音已凝滞,瑶琴的情意也变得冷淡,词人只能将自己的孤独情怀随意倾诉。他忧虑再也找不到像周瑜那样的知音理解自己。虽然告诫自己要珍惜容颜,但仍期待在人间某个地方能再次相遇,以此来弥补那些令人断肠的离别之语。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期盼。易顺鼎的词风深情而哀婉,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偶见丰台花谱中有山阴王眉子词三首,因用原韵,依调继声(其一)

燕兰小谱,向东风细读。愿把黄金铸华屋。

正霓裳舞罢,星驾归来,帘卷处、碧晕湘波十幅。

王孙游倦矣,芳草天涯,乐府翻成望湘曲。

璧月乍当筵,翠袖珠冠,还惊认、芳姿苕玉。

待一角红楼上灯时,又修到三生,眼缘眉福。

形式:

洞仙歌(其二)

砑笺小字,倩流莺相候。一寸春愁酒边逗。

看衣香引蝶,镜影招鸾,漫赢得、茸唾尚凝衫袖。

茜纱窗下坐,伤别伤春,如此销魂怎禁受。

耳语更多时,斜亸香肩,怕倚断、笙囊绿绣。

嘱花下银骢莫勾留,但别后相思,寄侬红豆。

形式:

洞仙歌(其三)

春明门外,有数行烟柳。三叠阳关笛中奏。

记银瓶索酒,画扇评诗,拚坐到、小院悄无人后。

旗亭何处是,绿鬓飘萧,月地花天肠断久。

徙倚画栏边,舞雪歌尘,料此际、正开檀口。

剩欲乞当筵紫云来,要十万莺花,一齐低首。

形式:

逍遥乐.春草

梦影黏云无据。和他恨天残碧,销沈今古。

才逗歌尘,又惹离愁,迷却一条归路。年芳偷度。

怕无端紫曲门荒,茜裙人妒。

正分手短亭,绿暗烟雨。送了芳骢初去。

留将嫩莺还住。甚年年野火,烧不尽断肠处。

香堤尚记得,曾碍凤莲双步。

依前衬波南浦,别怀慵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