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魏孔渊方伯留饮山亭赋赠

文墨厌羁缠,寻幽出江郭。

春事夫如何,新绿暗林薄。

野旷天四垂,突起讶岝㠋。

团团结丹幢,郁郁围翠幕。

满耳翻波涛,松桧风万壑。

行行跻其巅,睥睨但寥廓。

嵇山一拳多,沧海仅盈勺。

飞鸟去不还,寒潮生复落。

参差町疃分,寂历闾阎托。

东越旧风烟,于今颇萧索。

主人华阳巾,为我开草阁。

长髯霜华繁,方瞳电光烁。

远致遗形骸,深情付杯酌。

忆公昔当路,秋霄厉雕鹗。

高才众所忌,戢羽随燕雀。

蹉跎岁月晚,勋业梦已昨。

自从挂冠来,园居有馀乐。

藏书一万卷,诸子得耕穫。

虚凉听雨篷,矍铄穿云屩。

真酬佚老计,犹耿匡时略。

接谈无杂言,国事及民瘼。

感慨气填膺,烟飙共挥霍。

呜呼廊庙心,江湖岂忘却。

乃知慷慨士,举世堪一噱。

我怀亦肮脏,尘鞅无处著。

得公霏屑馀,豁如启扃钥。

会心不能留,正坐微名缚。

日脚隐平芜,暝色带归鹊。

扰扰驰巾车,低头愧猿鹤。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魏孔渊方伯,留饮于山亭的情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宁静,以及与主人交往中的深沉情感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首句“文墨厌羁缠,寻幽出江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厌倦,寻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接着,“春事夫如何,新绿暗林薄”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新绿覆盖着林间,充满了生命力。

“野旷天四垂,突起讶岝㠋”写出了广阔田野与天空的对比,以及山峰的突兀,营造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接下来的几句“团团结丹幢,郁郁围翠幕”则通过比喻,将山林比作丹幢与翠幕,形象地描绘了山林的茂密与美丽。

“满耳翻波涛,松桧风万壑”运用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展现了风吹过松树与桧树时的壮观景象。诗人行至山顶,“睥睨但寥廓”,俯瞰四周,感受到的是一种开阔与自由。

“嵇山一拳多,沧海仅盈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之大与人类之小的感慨。接下来的几句“飞鸟去不还,寒潮生复落”描绘了自然界的循环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参差町疃分,寂历闾阎托”写出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与前文的壮丽自然形成对比。最后,“东越旧风烟,于今颇萧索”表达了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怀念与现在的萧条。

在与主人的交往中,“主人华阳巾,为我开草阁”展现了一种温馨而质朴的友情。“长髯霜华繁,方瞳电光烁”描绘了主人的外貌特征,也暗示了他的智慧与内敛。

“远致遗形骸,深情付杯酌”表达了诗人与主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通过饮酒分享彼此的心声。接下来的几句“忆公昔当路,秋霄厉雕鹗”回忆了主人过去的辉煌与才华,以及后来的沉寂与无奈。

“高才众所忌,戢羽随燕雀”反映了社会中对才华的嫉妒与排挤,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最后,“自从挂冠来,园居有馀乐”表达了主人退隐后的平静生活,以及对读书、藏书的热爱。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人物情谊,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0)

赵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席上赋史巽仲归云洞

悠扬满洞中,归来不知处。

晓起语农人,春田夜多雨。

却问洞中云,何时下山去。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访凤举进士寺中

闻君僦僧刹,屡往属未閒。

及兹炎雨霁,独步城东湾。

路纡经石栈,木杪开柴关。

老僧讯乡曲,喜溢眉与颜。

砌苔净堪憩,庭树凉可攀。

藤萝映瓜圃,眷子栖其间。

此境稍閒阒,已觉超尘寰。

谁为铲屋角,坐纳西南山。

嗟予职吏局,兹游良已悭。

但恐他时至,君去空予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饮酒和陶

得时言或违,人皆以为是。

失时言合道,求全反致毁。

毁誉何足凭,穷达亦偶尔。

前程殊渺茫,且来醉罗绮。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感遇

岁华既云晏,心事成蹉跎。

穷达固有命,卷舒如我何。

抗志磻溪钓,纡情莘野禾。

鸿飞日冥冥,不复忧虞罗。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