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澹树生烟,风斜鸭避船。
人依孤荻瘦,影借一萤怜。
大海千山接,高秋片叶悬。
遥知修竹里,袖薄定愁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秋夜景象。首联“月澹树生烟,风斜鸭避船”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月色朦胧、微风轻拂、水面上鸭子躲避船只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寂寥的氛围。接着,“人依孤荻瘦,影借一萤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描绘人在瘦弱的芦苇旁,身影在微弱的萤火虫光线下显得格外孤单和怜悯,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后两联“大海千山接,高秋片叶悬”则将视野拉远,展现出广阔无垠的大海与连绵起伏的山脉相连的壮丽景色,同时又以“高秋片叶悬”这一细节,巧妙地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深秋的萧瑟与孤独。最后,“遥知修竹里,袖薄定愁眠”则以想象中的修竹深处,袖薄之人难以入眠的情景收尾,既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暗含了诗人自身内心的愁绪与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孤独、思念之情的深刻体会,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移帆指平漾,湖色开犹微。
稍稍拓新苇,渐渐藏绿漪。
遥山各横睐,流媚秋烟姿。
初阳澹与射,百变无定仪。
怀人致幽怆,揽景愁馀菲。
孤塔苦无傍,断雁时来飞。
倘闻帝子乐,寒浒扬灵旗。
天裳被萝叶,愿慰区区私。
藻破分鱼径,芦欹出蟹庄。
远田沈独鸟,寒籁入疏杨。
浅醉宜桑落,微吟送夕阳。
弁山西北树,蘋末见青苍。
疑与参寥斗石泉,洼匏博得一泓宽。
铁磨石藓黏肤瘦,玉斲冰梅嚼齿寒。
丹灶砂抟龙饼细,红垆火炙麝烟乾。
任渠风雪黄州路,入勺天浆濯梦安。
绮岁日迁逝,犹此飘流中。
两腑积深语,仓卒难为通。
开樽且谋醉,愁酌无悦容。
湖波乱落叶,薄袂当夕风。
倚阑盼遥宇,四散多离鸿。
秋云拨天翳,侧叶怜偶逢。
巢凰自桐峄,下上声雍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