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昔垂髫今白头,中间万事水东流。
此心争得还如是,戏走阶前不识愁。
这首诗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词人对生活进行深刻反思的表达。首句“我昔垂髫今白头”,简洁而强烈地描绘了时间流逝和生命的变迁,从年轻时的稚嫩到如今的苍老,通过“垂髫”与“白头”的对比,勾勒出岁月无情、光阴荏苒的情感。
接着,“中间万事水东流”,则是诗人对自己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遭遇进行了总结。这里的“万事”泛指生活中的种种变化与挑战,而“水东流”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些事情如同河水一般不断向前推移,无法挽留。
第三句,“此心争得还如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在经历了无数风雨之后,他的心境仍然保持着一份平和与坚持,这份坚守着内心不变的信念,是他对抗生活挑战的方式。
最后,“戏走阶前不识愁”,则是诗人在表达一种童真无忧的状态。他通过“戏走”来形容孙儿的天真行为,而“不识愁”则意味着孩子们对于世间烦恼的不知晓,反映出成年人的世界观与孩子纯真的对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回顾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理。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对于生活的接纳与乐观,以及面对未来的从容不迫。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昔曾驱瘦马,冲雪过荥阳。
不悟当时景,萧然在此堂。
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蕖旧帝京。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夏木绕茅庐,棋酒资清宴。
密叶绿藏枝,空闻黄鸟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