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读理斋常太翁老先生殉节录(其二)

漫道心伤昔岭边,苍穹端底慰英贤。

忠魂已著花溪岸,义像常留武庙前。

爵锡簪缨垂百代,名彰彝鼎列千年。

遥知灵爽依稀在,带笑悠悠入九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李继曾所作的《恭读理斋常太翁老先生殉节录(其二)》,通过对常太翁老先生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对英雄气概和忠诚精神的崇高敬仰。

首联“漫道心伤昔岭边,苍穹端底慰英贤。”以“昔岭边”的情景引出对逝者的哀思,同时提出苍天能够慰藉英魂的哲思,表达出对逝者的一种超脱生死的缅怀之情。

颔联“忠魂已著花溪岸,义像常留武庙前。”通过“忠魂”与“义像”的形象,描绘了常太翁老先生忠诚与正义的形象,他如同忠魂守护着花溪岸边,义像则常驻于武庙之前,象征着他的精神永存不朽。

颈联“爵锡簪缨垂百代,名彰彝鼎列千年。”进一步赞美常太翁老先生的功绩与名声,表示他的荣誉与名声将被世代铭记,如同爵位与簪缨一样流传百代,彝鼎上的铭文也将镌刻千年,彰显其卓越贡献与高尚品德。

尾联“遥知灵爽依稀在,带笑悠悠入九泉。”以想象的方式表达了对常太翁老先生灵魂的慰藉,即使离世,他的灵魂依然存在,带着微笑,安详地进入永恒的世界,体现了对逝者的一种美好祝愿与永恒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常太翁老先生的追忆与赞颂,不仅表达了对英雄气概和忠诚精神的崇高敬仰,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2)

李继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恭读理斋常太翁殉节录(其一)

仗义挥刀诛逆蛮,此身原不计生还。

应知数点精忠血,草木千秋尚染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恭读理斋常太翁殉节录(其二)

学问纯时理道纯,成仁取义志须伸。

后人读史知馀恨,小试烹鲜即殒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恭读理斋常太翁殉节录(其三)

浣花溪畔慰忠祠,瞻谒人称卜地宜。

谓是臣心清似水,一腔忠义炯无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恭读理斋常太翁殉节录(其四)

充邑新祠肖像成,时闻鸟语和愁声。

如何偏向祠前语,为报金川寇己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