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夕

日夕散车骑,揽辔每委迟。

署松纷翠霭,宫柳何菀斯。

入门纤月上,宿鸟满庭枝。

微风振遗凛,暮色正凄其。

客心易为感,万念咸在兹。

岂无芳草色,祗足搅归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春夕》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静谧画面。首句“日夕散车骑”写出了夕阳西下,车马渐散的场景,透露出一种闲适的氛围。接着,“揽辔每委迟”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犹豫和留恋,暗示着他对当前景致的欣赏。

“署松纷翠霭,宫柳何菀斯”两句,通过描绘官署旁翠绿的松树和茂盛的宫柳,展现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进入室内后,“入门纤月上,宿鸟满庭枝”,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月光洒落,宿鸟归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意境。

“微风振遗凛,暮色正凄其”两句,通过微风和暮色的描写,传递出淡淡的哀愁,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得感伤。最后,“客心易为感,万念咸在兹”直抒胸臆,表达出客居他乡的游子情怀,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思绪和归乡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夜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春日怀归

陶令赋归辞,漆叟称达生。

揆余企高䠱,颇亦悦幽情。

永惟故山日,桃李此时荣。

萋萋原上草,粲粲园中英。

翠茎浮涧藻,丹葩艳山樱。

疏池纳文鲤,伐木候春莺。

阳泽今岂异,抚物阻神京。

昔人叹非土,能不念吾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早春忆故园

往兹荐禫日,朱明甫南移。

青青原麦秀,袅袅陌桑枝。

家世本农业,曾读耕田诗。

丰皋饷童仆,薄往阅耘耔。

剪茨开旧圃,命板成曩基。

脩杨郁近岸,翠柏荣前墀。

木实纷丹碧,蔬挺何葳蕤。

晨鸡夕自入,夏蝉秋始悲。

别来岁云暮,又见春草滋。

兴言念故宇,感激能无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有怀故园亲族

昔予遘天祸,负葬归东州。

寒暑倏流易,三载捷更筹。

微息幸犹续,壮志嗟已休。

譬之凝霜草,衰枯在九秋。

又似不材木,托根于林丘。

遭逢圣人朝,岩穴拔淹留。

遂忘不肖躯,感激昨来游。

故园日已远,荒垄谁为耰。

亲族忽若遗,有怀安所投。

兹身虽千里,梦寐常相求。

王程限南北,归路何悠悠。

不能似高鸟,去来云中由。

俯仰觉心伤,泪下如泉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复除户部

吾往被沉痾,乞归向桑梓。

蹉跎狗马躯,残生得无死。

迂愚偶自忘,将身仍上北。

去国二载馀,王正忻至止。

威仪睹汉官,百尔瞻君子。

不有贤豪人,岂复知吾鄙。

当涂辟持衡,低昂定尝拟。

顾惟朽钝姿,徙官亦有以。

犹惧不克任,中心宁自理。

不见昔时贤,遭逢尚如彼。

贾傅哭长沙,中郎锢边里。

释过且兼兹,叨蒙讵有涘。

犹窃紫宸班,亦友青云士。

省署复多暇,得不废书史。

窃比鹪鹩枝,取适惟容趾。

敢希大隐名,晦迹云朝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