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泛残香不可寻,更堪烟雨锁花心。
祇知赐浴恩波重,未识和戎怨泪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铚的《同赋梅花十二题》中的第六首,名为《雨中》。从这短短的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雨中对梅花的深切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观。
“水泛残香不可寻”,这里的“水”指的是雨水,表达了一种无法捕捉到梅花馥郁芬芳的无奈。雨水淹没了大地,让原本就不易觉察的梅花香气变得更加难以寻觅。这句话既写出了外在环境的变化,也折射出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无法把握的感慨。
“更堪烟雨锁花心”,这句通过“烟雨”营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氛围,强化了梅花之美与诗人的情怀。这里的“花心”既可理解为梅花的心脏部位,即最深处,也隐喻着诗人对梅花的内在情感。这句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保护,生怕它受到外界的侵扰。
“祇知赐浴恩波重”,这句话转换了视角,诗人从雨中观察梅花,从而领悟到自然赋予生命的恩泽。这里的“赐”字很有意思,它表达了一种天然之物对生命的滋润和恩惠,而“波重”则形象地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雨水。
“未识和戎怨泪深”,这句诗显露出诗人内心的另一层面。在外界的自然景观中,诗人感受到了自己的孤独与哀愁。这里的“和戎”指的是军旅生活,而“怨泪深”则表达了对往昔战乱、流离失所之痛苦经历的回忆和遗憾。这句诗通过梅花的寂寞,反映出诗人个人的悲凉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在雨中描绘了一幅梅花图景,但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梅花与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感悟、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个人经历的沉淀。
不详
零落斜枝雪未乾,且垂薄暮护微寒。
大都荣悴人情别,我为残英特倚栏。
晓色宜春露蕊鲜,玉人斜插斗清妍。
新花更映新妆面,无限风光在鬓边。
寒欺雪勒未逢春,照影今宵借月魂。
可惜孤山吟已尽,后来幽绝几黄昏。
侍宴瑶池更不归,茂陵千古挂馀悲。
祇今山下传遗姓,应守琼田旧玉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