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淡秋霄,夜寒月过轩窗囧。雁声相应。
人语长廊静。欲寄离情,梦短天涯永。
休临镜,舞鸾孤影,怕见菱花冷。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点绛唇》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下的寂静画面。"云淡秋霄",寥寥四字便勾勒出秋夜天空的高远与清朗,云彩稀疏,如同水墨画中的留白,给人以空旷之感。"夜寒月过轩窗囧","囧"字在这里可能是指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的朦胧景象,寒意透骨,月色凄清。
"雁声相应",秋天的大雁南飞,哀鸣声此起彼伏,增添了离别的情绪。"人语长廊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只有雁鸣和偶尔的人声在长廊中回荡,显得格外宁静。
"欲寄离情,梦短天涯永",词人试图通过梦境寄托离别的愁绪,然而梦醒后却发现天涯路遥,离情无尽,更显孤独与无奈。"休临镜,舞鸾孤影",不愿面对镜子,因为看到自己独舞的身影,会更加触动内心的孤寂。"怕见菱花冷",菱花即菱镜,此处借指镜子,表达词人害怕看到自己冷清的容颜,反映出深深的落寞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离别的深深感慨和孤独的心境。
不详
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塞门云,湘浦树,毕竟故乡何处。
枫叶渚,蓼花矶,水深矰缴稀。
蓬莱阙,扶桑岛,极日茫茫烟草。
芦荻老,稻粱空,月明江上风。
翠被夜冷,碧梧风劲。蛩语将阑,鸦栖不定。
开户月在枝头,恰如钩。
烟波缥缈瑶台路,人何处,黄叶连天雨。
梦魂此际,绕尽越水吴山,白云间。
风袅袅,吹线一庭秋草。
天际夕阳无限好,断肠芳树老。
尘世茫茫难料,有酒便须倾倒。
落叶满阶从不扫,醒来新月皎。
窗外群蛙久不鸣,夜来忽听满池声。
客心且喜逢冬暖,天意犹当放晚晴。
尘劳事,莫关情,清风皓月共忘形。
夭桃应妒芙蓉色,故发鲜花照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