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减字木兰花·病中》由清代诗人张学象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病中人的孤独与思念。
“病慵思睡”,开篇即点明主人公因病而慵懒,渴望沉入梦乡以逃避现实的痛苦。“可怜一日长如岁”,将一日比作一年,形象地表达了病中人对时间的漫长感知,以及内心的孤寂与煎熬。
“转转无聊”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聊与空虚感,主人公在病痛中无所事事,思绪纷乱,无处寄托。“蹙损蛾眉瘦损腰”,运用比喻手法,生动描绘了病痛对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摧残,眉蹙腰瘦,形象地展现了病中人的憔悴状态。
“三生缘浅”一句,流露出对命运的感慨,暗示了主人公与某些美好事物或理想伴侣之间的缘分未深,未能如愿相逢。“凤台不遇吹箫伴”,借用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伴侣或美好时光的渴望,却未能如愿以偿。“写恨盈篇”,说明主人公将满腔的愁绪与遗憾倾注于笔端,通过文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几度追思李易安”,结尾处借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之名,表达了对古代才女的向往与共鸣,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哀叹。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病中人的孤独、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引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