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县侯

能说齐论与鲁论,世儒希合便纷纷。

何曾后学皆传信,祇有奸名万古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的《安昌县侯》。诗中通过对比齐论与鲁论,揭示了世儒在学术观点上的分歧与争议。诗人指出,尽管后学者都声称相信齐论与鲁论,但真正流传下来的却只有奸名,这反映了学术界对某些观点的偏见和误解。

“能说齐论与鲁论,世儒希合便纷纷。”开篇即以“齐论”与“鲁论”为引子,暗指学术之争。齐论与鲁论分别代表了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的学术观点,此处借以象征不同学派之间的对立与辩论。世儒(即当时的学者)在面对这些观点时,往往难以达成共识,因此争论不休。

“何曾后学皆传信,祇有奸名万古闻。”后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问题的本质。诗人指出,尽管后学者声称相信齐论与鲁论,但实际上流传下来并广为人知的,却是那些所谓的“奸名”。这里的“奸名”并非指道德上的邪恶,而是指那些在学术讨论中占据主导地位、影响深远的观点或人物,即便它们可能并不完全正确或公正。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学术界某些现象的批判,强调了真理与正直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学术争论的描绘,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学术思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在追求真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见与误解。吕南公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他对学术问题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56)

吕南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槛

小槛幽花已破香,此心无处避韶光。

年年恶作伤春客,稳为东风细断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杨八送笋以四句谢之时在湖口

杀却卢家十五龙,野人盘馔当时丰。

湖干少得中林味,此日乡心转不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读白司马江州诗

四年司马滞江边,几杖茅堂自说闲。

倘使金銮不迁谪,知君未暇爱庐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献陈和叔内翰

留滞周南事可嗟,东风三度见梅花。

岩廊未引经纶手,山国频听早晚衙。

酒为忧民倾日月,诗从思退写烟霞。

宾筹更有林中士,谁及船斋太守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