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诗痴正自不烦攻,只为英才辄堕中。
今日已成风俗后,后生个个入樊笼。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杨简的作品,名为《偶作·其十六》。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自诩为“诗痴”,即热爱诗歌,对于诗歌的追求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但这种对诗歌的执着却让他陷入其中,难以自拔。
“只为英才辄堕中”一句,表明诗人因为追求高洁的才能和艺术造诣而不自觉地陷入了诗的世界。这里的“英才”指的是出众的文学才能,“堕中”则是深陷其中,无法脱身。
“今日已成风俗后,后生个个入樊笼”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诗歌已经成为当下流行风尚后的景象。诗人感慨地指出,如今的诗歌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年轻一代的人都在学习和模仿这种艺术形式,甚至不自觉地被其束缚(“入樊笼”)。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与诗歌之间关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热爱与困扰的矛盾情感,以及对后世学诗者陷入形式之中的担忧。
不详
回心三月不违仁,已后元曾小失真。
一片雪花轻著水,冥冥不复省漓醇。
莫将爱敬复雕镌,一片真纯幸自全。
待得将心去钩索,旋栽荆棘向芝田。
惜也天然一段奇,如何万古罕人知。
只今烟水平轩槛,触目无非是孝慈。
四年北客及花时,不负春明赖有诗。
独往也随倾国后,正开宁叹折枝迟。
匆匆著意终何寄,恝恝为欢亦自知。
遗世未能吾似汝,蝶阑华晚更犹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