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建公挽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其深沉的情感和对逝者的哀悼,展现了对逝者生前功绩与离世之痛的深切缅怀。
首句“燕祺欢受福”,以燕子喜庆、吉祥的形象开篇,暗喻逝者生前享受了无尽的幸福与祝福,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美好的氛围。接着,“阳禄痛离灾”转折,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对逝者所遭受不幸的深切同情。
“胙土乘初载,宾天遽不回。”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逝者去世的突然与不可逆转,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让人感到无比的遗憾与不舍。其中,“胙土”指古代帝王赐予土地给臣子的仪式,这里借以表达逝者生前的荣耀与地位;“初载”则暗示生命的起点,与“宾天”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弄璋迷梦幻,壮发变尘埃。”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逝者年轻时的憧憬与梦想的破灭,以及生命从辉煌到消逝的快速过程。其中,“弄璋”是中国古代对男孩出生的庆祝方式,象征着希望与未来;“壮发”则指青年时期的头发,此处形容逝者生命的迅速消逝,如同尘埃般转瞬即逝。
最后,“唯有华封祝,能宽上圣哀。”这句话表达了对逝者美好祝愿的寄托,以及对逝者家属的安慰。华封祝意为华山之上的祝福,象征着对逝者的最高敬意与最深的祝福,同时也暗示了对逝者家属的同情与关怀,希望能够减轻他们的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的赞美与离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逝者家属的深切同情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