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细草侵阶映碧阑。薄云天际鸟飞残。

晚风庭院叶珊珊。

自是多情何处问,枉教魂断不知寒。

几回搔首杳如山。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首句“细草侵阶映碧阑”,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细草蔓延至台阶,与碧绿的栏杆相映成趣。这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暗示了环境的冷清与孤独。

“薄云天际鸟飞残”一句,将视线从地面拉高,转向天际。薄云轻飘,鸟儿在天空中缓缓飞行,似乎是在寻找归宿。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也暗含了人生的漂泊与追寻。

“晚风庭院叶珊珊”则将视角收回到庭院之中,晚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这一细节不仅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接下来,“自是多情何处问,枉教魂断不知寒”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多情之事,却无处寻觅答案,最终只能让心灵在寒冷中痛苦挣扎。这里既有对感情的深刻反思,也有对命运无奈的感慨。

最后,“几回搔首杳如山”以形象的比喻收尾,通过反复搔首的动作,表达了诗人思绪的纷乱和内心的沉重。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使得整首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综上所述,《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情感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98)

沈宜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 字:宛君
  • 籍贯:苏州府吴江
  • 生卒年:1590—1635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偶成

日午庭皋一叶飞。世间莫问是和非。

且看征雁傍云低。

苔上浅痕随步缓,阑前闲影任花移。

不须重论古今时。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寒夜有怀

藓碧莎平草■陈。画阑十二月初新。

寥寥疏景一庭匀。

露冷半天迷极望,云■几树映寒津。

紫箫声里隔行人。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咏雪

昨夜银屏透峭寒。朝来庭霰绕阑干。

天涯遥忆漫相看。

千里不分鸾袖色,三湘欲断雁书难。

碎琼杂佩舞珊珊。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

细剪瑶华屑作尘。梅花长怨柳花春。

梁园词客赋交陈。

淅沥半添修竹韵,纷纭偏作绿苔茵。

琼枝玉树一时新。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