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原吉所作的《赠僧南宗归钱塘诗》,表达了诗人对二十年前浙水之游的回忆和对友人南宗归乡的感慨。首句“二十年前浙水游”点出时间跨度,回忆起过去的游历;“题诗曾上看松楼”则描绘了诗人登楼题诗的场景,显得文人雅兴十足。
“四檐风月清人骨”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松楼四周清风明月的环境,烘托出心境的澄澈;“万里云烟驻笔头”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豪情与才思,仿佛万里江山都浓缩在笔端。
“宦辙祇惭同泛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仕途生涯的感慨,将自己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流露出对官场生涯的无奈与自嘲;“尘心徒切仰虚舟”则寄寓了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
最后两句“如今又向燕山别,旧日松楼诗在不”以友人的离去和旧日松楼诗篇相映,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暗示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诗歌永存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个人的生涯反思,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