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平兰落九峰,高馆旷西瞩。
鸟道挂残云,人烟散疏木。
浮岚蔼余景,明波荡空绿。
隔水问渔家,武林深几曲。
这首清代蔡銮扬的《建溪行馆(其一)》描绘了一幅山间行馆的静谧景象。首句“平兰落九峰”写出了行馆坐落在群峰环绕的平缓之地,兰花飘落,增添了宁静的氛围。接着,“高馆旷西瞩”展现了行馆视野开阔,向西望去景色宜人。
“鸟道挂残云”运用了比喻,将山路比作悬挂的云彩,暗示了道路险峻而幽深。行人稀少,只有“人烟散疏木”,寥寥几户人家散落在稀疏的树木之间,更显荒寂。
“浮岚蔼余景”描绘了夕阳余晖洒在山岚之上,形成一片朦胧的美景。而“明波荡空绿”则写出了清澈的水面反射出翠绿的色彩,波光粼粼,动静结合,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隔水问渔家,武林深几曲”以问句收尾,通过询问对岸的渔家,引出一条蜿蜒曲折的溪流,进一步强化了行馆的偏远与自然的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建溪行馆周边的山水风光,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恬淡之美。
不详
沧洲飞雨来,潭光忽凌乱。
濑口人独归,石门鸟初散。
泬寥空在赏,川涂已屡换。
明发趁晨风,直度黄泥岸。
陆生好文耻章句,台省荐贤曾不遇。
箧中惟有夏侯经,坐上虚传左徒赋。
裹粮三月未解贫,纵酒千场已非故。
邺下才人那可攀,杜陵男子谁相顾。
壮发蹉跎二十余,吹箫击筑过荒闾。
空歌白马边头曲,但读黄牛道上书。
东堂揖君手重把,三市招邀日游冶。
黄纸多闻召侍中,皂囊不得干门下。
接半倒且为欢,琅玕一编聊自写。
五陵年少轻笑嗤,穷巷回车徒尔为。
始知齐鲁诸生贼,不及幽并游侠儿。
残竹和烟冻未消,梦回池馆夜萧萧。
却疑身倚乌篷立,重过江南旧板桥。
酒罢客初卧,萧萧风叶稀。
星河天外落,镫火雨中微。
老树暗相失,湿萤寒不飞。
门庭最清寂,如息汉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