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韵寿王一如太夫子七十(其一)

介寿堂开万象春,翁森花草亦精神。

六朝门第乌衣旧,一代儒宗马帐新。

杖国弥坚担道力,扶轮不倦著书身。

商山聘诏香山画,德望何关志屈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介寿堂”为背景,描绘了对寿宴主人王一如太夫子的赞美与祝福。首联“介寿堂开万象春,翁森花草亦精神”,以“万象春”象征寿宴的喜庆氛围,同时将“翁森花草”拟人化,赋予它们生机与活力,以此烘托寿宴的热闹与欢乐。

颔联“六朝门第乌衣旧,一代儒宗马帐新”,通过对比“六朝门第”的传统与“一代儒宗”的现代,展现了王一如太夫子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桥梁作用,既继承了历史的荣光,又开创了新的学术领域。

颈联“杖国弥坚担道力,扶轮不倦著书身”,赞扬了王一如太夫子作为国家栋梁,不仅在道德上坚定有力,还勤奋不懈地进行著述,体现了他为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尾联“商山聘诏香山画,德望何关志屈伸”,以“商山聘诏”和“香山画”为典故,进一步赞美了王一如太夫子的高尚品德和远大的志向,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的德行和志向都坚定不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寿宴场景的描绘和对寿宴主人的赞美,表达了对王一如太夫子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道德修养、学术追求以及社会责任的重视。

收录诗词(2)

沙从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原韵寿王一如太夫子七十(其二)

槐阴郁郁树恒春,世泽长怀左契神。

三祝愿赓唐代盛,九如合奏雅歌新。

堂跻北海尊前客,杖拄东坡画里身。

小草依庭分化雨,□诚敢竭意同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秦烈妇

节烈岂徇名,含章自流誉。

地下矢相从,冰霜甘可茹。

渺矣翔太空,灵风振鸾驭。

惠泉清且芬,锡山秀可踞。

白杨何萧萧,中有幽魂语。

化作双鸿鹄,夜深自来去。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题张云阶先生遗照

先生负壮志,仪表殊寻常。

双眸秀银海,炯炯含精光。

音响若钟磬,议论生锋铓。

清谈倾四座,析理到毫芒。

具此绝俗姿,合称登朝廊。

惜哉不得志,早岁困名场。

坎坷历半世,一第四十强。

闲居赋潘岳,风化维吾乡。

爱才尤若命,桃李盈门墙。

寒士托倚庇,如依慈母旁。

我年十馀岁,先子相携将。

隅坐聆謦欬,曾升先生堂。

先生为我言,两家渊源长。

昔年尔王父,谈论喜文章。

座上客常满,士气为之扬。

今尔年方少,数典其毋忘。

立志在名教,植品如圭璋。

文学宗先正,勿学时世妆。

慰勉极周挚,苦口兼热肠。

忽忽三十载,人事变沧桑。

遗言犹在耳,先生安可望?

世情似转烛,无复见直方。

士风日卑陋,谁为表与坊?

滔滔不复反,难言四维张。

所见已如此,向后况可量。

展图三太息,俛仰神旁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元旦感怀

流光如矢太骎骎,柏酒香浮祇自斟。

故国莺花空入梦,沙场烽火况惊心。

旧交音问年来少,望子情怀老去深。

揽镜渐看双鬓白,负他孤剑作龙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