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九首(其四)

数声归笛离春浦,一片孤帆过洞津。

到岸舍舟常式事,何须更问渡头人。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翻译

几声归来的笛声从春天的水边传来,
一只孤独的船帆驶过了深邃的渡口。

注释

归笛:回家的笛声。
春浦:春天的水边。
孤帆:孤独的船帆。
洞津:深邃的渡口。
舍舟:弃船上岸。
常式事:平常的事务。
更问:再询问。
渡头人:渡口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边的离别场景。"数声归笛离春浦",以悠扬的笛声表达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春水浦边,笛声回荡,增添了离别的伤感氛围。"一片孤帆过洞津",画面转向船只孤独地穿越江上的渡口,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独自前行的旅程。

"到岸舍舟常式事",诗人暗示了生活的常态,即使到了岸边,放下舟楫,日常事务依然继续,暗示了人生旅途的无常和坚韧。最后一句"何须更问渡头人",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坦然面对,无需再向渡口的人询问未来的路,显示出一种独立自主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含哲理的离别小诗,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传达出人生的无常与自我抉择的主题。

收录诗词(153)

释道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六十三首(其四十二)

诸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言下合无生,为祥复为瑞。

形式: 偈颂 押[寘]韵

偈六十三首(其四十一)

薄?明月碎清风,浅种深耕莫大功。

破二作三横竖算,四方八面用无穷。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偈六十三首(其十八)

暗里抽横骨,明中坐舌头。

偏圆不到处,万古及千秋。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六十三首(其六)

南北东西万万千,赵州待客岂徒然。

莫嫌冷淡无滋味,惯把脂麻一例煎。

形式: 偈颂 押[先]韵